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电子信息类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正文

双频超声成像采集系统上位机的设计与实现文献综述

 2020-04-14 19:47:54  

1.目的及意义

1.1 研究背景

在传统的癌症诊断中,活检穿刺的方式能够较为精准的进行诊断,是确诊率最高的病理性方法。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传统的检查方式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当病灶存在被遮挡或者靠近大动脉等器官的极端情形时,穿刺检查便无能为力,而且这种有创的检查手段可能导致患者身体不适。

因此,医学影像技术得以应用于癌症的早期诊断,其中CT、MRI、PET和超声成像成为解剖学层面的典型方法。CT和MRI成像清晰,但费用高昂,难以保证其在医疗资源匮乏地区得到广泛的应用;PET则须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易造成辐射剂量残留等后遗症;相比之下,超声成像具有无创、快速实时和费用低廉等优点,能够直观动态地观察病灶的边界、大小及血流等信息,但其图像清晰度和对比度较低。

医学超声所包含的诊断技术,无论是B型成像还是血流检测,都沿用了线性声学的规律。但是,线性是相对的、局部的;非线性是绝对的、全面的。实际上医学超声中存在着非线性现象。过去它处于次要地位而被忽略。

1.2 研究现状

超声造影剂方面:目前,超声微泡造影剂可分为两代:第一代包括利声显(Levovist)、Albunex、Echovist;第二代包括Optison、SonoVue、Definity、Sonazoid、Imagent、PESDA、Aero somes、Quanfism等。与微泡内所含气体为空气的第一代造影剂不同, 第二代造影剂所含气体绝大多数为高分子量、低溶解度、低扩散度的氟碳气体, 故性质更为稳定。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de Jong教授课题组完成了大量工作,发现已有造影剂的共振频率位于1~3 MHz频段内,且主要由微泡尺寸决定;该结论很好地诠释了凸阵/相控阵造影信号强度较线阵更优的物理机制,即线阵发射频率与微泡共振频率不匹配。

成像方法上:目前超声造影成像有次谐波新型非线性造影成像技术、基于平面波发射的造影成像技术、编码发射技术等。其中,Bouakaz等学者利用超宽带相控阵探头研究高次谐波方法的造影表现。Burns和Phillips等学者提出幅度/幅度-相位调制技术,专门用于捕获造影剂微泡产生的位于基波段的非线性成分信号,其产品化的典范是造影脉冲序列(Contrast Pulse Sequence,CPS)技术。Forsberg和Eisenbrey等学者已成功验证次谐波造影方法的有效性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在最新的研究成果中,次谐波方法被广泛应用至肝/肾脏造影、乳腺3D/4D造影等场合,展现出显著优于二次谐波方法的性能。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