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对微囊藻毒素降解菌降解能力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0-04-14 19:59:21
微囊藻毒素产生于蓝藻水华,它对水体环境和人群健康的危害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微囊藻毒素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且难以通过常规水处理方法消除,因此如何有效去除环境中的微囊藻毒素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难题。有研究发现自然界中的微生物能够有效降解和消除微囊藻毒素污染,由此产生的环保技术极具应用价值。微囊藻毒素的生物降解在自然湖泊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而微生物在微囊藻毒素降解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微囊藻爆发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的情况下,大量具有生物活性的抗生素污染物排入自然水体,存在与微囊藻作用的可能。
虽然MCs降解菌广泛存在于天然水体中,但MCs的降解过程可能会受到抗生素污染的影响。环境中的残留抗生素已被证实可直接影响微生物的生物量、群落结构、活性等。长期处于抗生素环境有可能导致MCs降解菌降解能力的下降,从而使MCs在环境中残留的时间延长。因此,有必要探究抗生素对MCs降解能力的影响,以便对环境MCs污染状况进行准确评估。
近年来国外已开始关注PPCPs等新型污染物对水环境的污染以及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大部分国外学者致力于研究环境中有害菌种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的抗性。国内已有大量研究者关注抗生素对于蓝藻的生物效应和作用机理,主要集中于单一种类抗生素对藍藻生物效应的研究。李冰等人获取了13种抗生素对8种纯菌及活性污泥混合菌的生长抑制曲线,发现喹喏酮类对大部分细菌的抑制能力强,半数抑制浓度(IC50)低于1mg/L;磺胺类最弱,IC50大于100mg/L;活性污泥混合菌具有很强的耐药性。崔晗等人通过研究发现螺旋霉素和阿莫西林这两种抗生素混合可干扰铜绿微囊藻的增殖,SP:AM=1:7时,2-15 μg/L浓度范围内微囊藻生长均受抑制;SP:AM=1:1时,低浓度(1-4μg/L)促进微囊藻生长,高浓度(5-10 μg/L)则表现为抑制作用。陈红红、习丹、赵宝玲等医学家通过研究发现部分抗生素可诱导细菌释放内毒素,影响程度各有不同。{title}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基本内容:本文通过同时在添加有降解菌的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抗生素和微囊藻毒素-LR的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培养基中MCLR的浓度变化,同时检测降解菌生物量的变化,研究在抗生素的作用下,微囊藻毒素降解菌的生长和微囊藻毒素降解速率的变化。
目标: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浓度的红霉素和氧氟沙星对微囊藻毒素-LR降解菌讲解能力的影响。
拟采用的技术方案及措施:
1实验仪器
分光光度计,恒温培养箱,灭菌锅,若干锥形瓶及棉塞,酒精灯,打火机,移液枪及配套针头,接种环。
2菌株的处理
将Sphingosinicella sp. CHF4,接种于MHB,过夜培养。保存一份MHB用作吸光度调零。
MHB(MH肉汤):称取2.1 g MHB,溶于100mL水中,121℃下灭菌20 min后储存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