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装置艺术的观念与形式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4 20:11:14
目的及意义:
通过对新媒体装置作品的个案研究以及自我创作,运用生活中随处可见却被人们忽略的美的事物,组织创造新型的空间艺术装置,对新媒体装置艺术中的“自我与空间”关系进行审美反思,观念与形式相结合,且装置具有良好的互动性,使用简易又引发思考。以空间架构的新形式让观者参与进来,从而引发观者对于自身身处在新时代里的思考。通过这种形式建构一个有别于传统审美的新的审美体系,对空间装置的多样艺术形态提出多元的新的审美论域。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国内现状:
中国新媒体艺术在20世纪80年代末起步,90年代后走出国门进入国际舞台。新媒体艺术在进入中国以来,逐渐摆脱了西方新媒体艺术的束缚和影响,经历了从解构到建构的过程。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日益完善,科技与艺术的融合衍生了大量具有实验精神的艺术创作,新媒体装置艺术就在这一过程中孕育而生。新媒体装置艺术根植于当代艺术,包含了关于艺术的一个广泛的定义和对于艺术模糊边界的认识,在纯艺术和商业艺术、艺术与技术、艺术与科学之间不断自我完善,并取得了实践与理论上的进步。
(2)国外现状:
国外装置艺术(installations art)一词被广泛使用是在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受了达达主义的现成物使用的影响,艺术家们开始大胆使用生活中的现成物品来做艺术创作,通常这些现成物品都是立体形态,例如:床、椅子、灯具… …等,渐渐地,装置的物品体积越来越大,元素种类也越来越多,发展到极限就成为环境艺术或地景艺术。这一派的艺术家强调:装置是一种艺术呈现的过程,从形态到构造,然后进入现场。19世纪60年代的装置艺术家用创造的环境来模仿当代人,用模仿的生活,为观众提供当社会生活的多角度视角;70年代初,装置艺术成为一种对传统美术博物馆进行抗议的手段;70年代,装置艺术开始出现社会意识强烈、政治倾向明显的作品,并且女权运动题材成为装置艺术家们关注的热点;80年代人们强烈的环保意识影响了装置艺术家,他们不停留于大声疾呼,而是身体力行,把废弃的破旧房屋回收利用,作为装置艺术的展览场地;90年代西方装置艺术题材更为广泛,它涉及了当代人生活和思想的很多方面,尤其是当代人所关心的热点,例如环境保护、世界和平、多种文化、种族矛盾等。
{title}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基本内容
一、根据对新媒体装置艺术的历史渊源回顾,综述了装置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理论渊源、观念源头、视觉源头、实践源头、装置艺术的公共化过程,并界定了新媒体装置艺术的发源和实践范畴。二、基于对新媒体装置艺术所根植的当代艺术语境的探讨,论述了艺术媒介的转型:媒介与创作方式、空间与呈现方式,以及媒介综合的归宿:真实与虚拟、趣味与标准等问题。 三、通过对新媒体装置艺术的表象与本质的研析,提出了其观念语义与形式语言新的内涵与外延、属性与意义,归纳并论证了观念语义表达与形式语言呈现的方式;比较了艺术家与公众眼中的观念与形式:对于艺术家而言新媒体装置艺术的观念与喻意紧密相关,形式与材质彼此联系,对于受众而言新媒体装置艺术的观念与形式是通过认知与阅读从而获得与受众的交流。四、通过对新媒体装置作品的个案研究,总结了新媒体装置艺术中的观念与形式建构的一个有别于传统审美的新的审美体系,通过新媒体装置的多样艺术形态提出了多元的新的审美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