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区域生态敏感性研究(三峡库区)文献综述
2020-04-15 09:39:41
1.1研究目的
生态敏感性(ecological sensitivity) 是指生态系统对区域内自然和人类活动干扰的敏感程度, 它反映区域生态系统在遇到干扰时, 发生生态环境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可能性的大小, 并用来表征外界干扰可能造成的后果。即在同样干扰强度或外力作用下, 各类生态系统出现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可能性的大小。
三峡库区 是指受长江三峡工程淹没的地区,并有移民任务的20个县(市)。库区地处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结合部,跨越鄂中山区峡谷及川东岭谷地带,北屏大巴山、南依川鄂高原。 它包含了长江流域因三峡水电站的修建而被淹没的湖北省所辖的宜昌县、秭归县、兴山县、恩施州所辖的巴东县;重庆市所辖的巫山县、巫溪县、奉节县、云阳县、开州区、万州区、忠县、涪陵区、丰都县、武隆县、石柱县、长寿区、渝北区、巴南区、江津区及重庆核心城区(包括渝中区、北碚区、沙坪坝区、南岸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和江北区)。库区地处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结合部,跨越鄂中山区峡谷及川东岭谷地带,北屏大巴山、南依川鄂高原。
三峡库区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单元,因三峡工程的修建而倍受世人瞩目。它是我国中西部的结合地带,是长江。上游与中下游之间的经济联系纽带,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密集、人类活动频繁、经济落后、土地过垦、生态环境脆弱敏感的丘陵山区。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等问题十分突出。
三峡工程的修建将淹没大批城镇和肥沃田地,动迁百万移民。受淹城镇或就地后靠,或异地全迁。在库区土地资源稀缺,人地关系紧张的状况下,许多海拔高、坡度陡、地形破碎、地质稳定性差的的生态环境敏感区域被纳入城镇发展区域。由于人口剧增和不合理的城市开发建设行为,尤其是对生态环境敏感区的盲目使用和破坏性建设,加剧了库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库区城镇土地利用的矛盾日益明显,自然生态系统失衡和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阻碍区域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子。由于三峡库区特殊的地理区位,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将直接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城镇化地区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在三峡库区的城镇建设过程中如何高效合理地利用城镇区域有限的土地资源、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健康,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一个重大问题。基于这一背景,本论文从城市规划专业的角度出发,融合生态学、环境科学、景观生态学等多学科知识,来探讨以生态环境敏感区分析及规划为基础的三峡库区城镇规划问题,把生态环境敏感区建设作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和保证。
1.2研究意义
生态环境是人类及一切生物生存最基本的条件,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地则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是构成生态环境最基本的环境要素,具有养育、承载、仓储及景观等功能.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程度越来越深,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了不同区域生态环境的结构和功能,有的地方甚至造成了生态平衡的破坏.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脆弱,滑坡、泥石流及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城口县、巫山县、巫溪县、奉节县等地山高坡陡、自然灾害多发、生态环境脆弱(2006年4月29日).《水利部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重点防治区的公告》将三峡库区划分为国家级重点监督区(三峡库区监督区)和国家级治理区(三峡库区治理区).因此,开展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敏感度评价和分区关键技术研究,有助于改进和规范人类活动的方向,促进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国外,对生态环境的研究可以追述到经济学领域关于外部性理论的探讨,外部性理论的发展及其在环境与资源保护领域的应用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资源补偿思想的形成和发展。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塞尼卡和陶希格提出了从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方面入手的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当生态环境成为稀缺品时,使用和消耗生态资源将付出高昂的代价。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西方国家和国际组织就众多生态环境问题做了细致的研究工作。进入21世纪,生态环境状况研究更从单纯的生态学研究扩展到整个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