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管理学类 > 工商管理 > 正文

精准创业扶贫的互助机制跨层次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5 17:39:16  

1.目的及意义

1.1研究背景

自“精准扶贫”提出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截止至2018年末,全国已实现5000多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从7.2%降至1.7%。目前,我国仍有1600万余贫困人口,其中因病、残致贫比例居高不下。在剩余两年时间里实现脱贫目标,任务仍十分艰巨。因此,必须继续坚持精准扶贫基本方略,落实扶贫工作“准”和“实”。现对于其他扶贫模式而言,精准创业扶贫模式具有“造血”、“活血”、“换血”等功能,更能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增加收入,是改善地区经济情况的重要扶贫方式之一。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将扶贫模式由“救助型”转变为“增能型”,通过向贫困人群提供项目资金和技能培训以提升其创业能力。由于技术、管理等能力有限,且所持资金难以支持创业并承担失败风险,因此贫困群体开始建立包括专业合作社、产业联盟、互助小组等在内的创业扶贫互助组织。互助机制不仅有助于创业扶贫群体实现利益共享及风险共担,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他们的话语权。

然而,受环境和资源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创业扶贫互助组织难以可持续发展,普遍存在着实力不强、规模小、专业程度低、难以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等问题,由此导致贫困地区收入不平等问题加剧,制约了脱贫进程及成效。由于扶贫对象存在着得过且过、安于现状的生活观,在没有相应利益替代的情况下难以改变。因此存在部分人不愿意接受创业扶贫或参与性不强的情况。此外,在互助组织中,成员之间关系多为亲戚与邻居,在缺乏新社会关系的支持和带动下,精准创业扶贫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可能导致脱贫与返贫交替。

1.2研究目的

本文聚焦精准创业扶贫的互助机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与分层回归法,从组织层和个体层探究互助机制对扶贫对象的创业意愿、创业资源和创业能力正向影响精准创业脱贫成效的影响机制,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互助机制。

1.3研究意义

在理论方面,拓展了精准扶贫和创业扶贫的研究边界;丰富了扶贫帮扶机制的研究视角;促进了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交叉。在实践方面,可以指导扶贫对象构建有效的互助机制,提升扶贫成效,亦可为各级扶贫办公室制定和完善精准创业扶贫政策提供具有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1.4国内外研究现状

当前国内外学者关于精准创业扶贫与互助机制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创业扶贫模式对经济增长和减轻贫困的影响。已有研究中,创业作为扶贫模式之一,国内外学者对其在减轻贫困方面的作用仍存有争议,但许多关于创业作为减贫主要方式的文献支持了这种模式对贫困的影响。Fritsch(2004)以及Acs(2008)等学者强调,创业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机制[1],创业的职责是通过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促进繁荣,减少失业[2]并促进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增长[3]。人类科学研究理事会(2007)调研南非贫困及不平等数据,提出小企业发展是创造就业机会和减轻贫困的催化剂[4]Jeong(2008)利用1976年至1996年的微观数据研究了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并认为职业转型有助于减少贫困[5]。Kimhi(2010)提出使用支持性政策鼓励创业是低收入、低财富和受教育程度较低地区脱贫的有效途径[6]。对于此类观点,Roslan Abdul-Hakim等人(2013)持不同见解,其使用面板数据回归研究泰国新公司设立数量、收入分配和贫困之间的关系,发现新公司设立的数量与贫困户的收入及收入不平等之间没有显著的关系[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