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损失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以獐子岛事件为例文献综述
2020-04-15 20:18:34
1.目的及意义
(1)目的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市场体系不完善等因素,企业为了确保自身的利润水平或者规避一些可能的风险,内部的经营管理者利用资产减值的计提与转回操纵利润的现象日益明显,这种做法的后果就会使得公司的发展被人为操纵、破坏市场规律。
以消耗性生物资产作为主要流动资产的企业与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更可能利用资产减值损失调控企业的利润。由于消耗性生物资产非常容易受到动物疫病、气象条件、价格波动、水文条件、环保事故等多重影响,一旦发生这些事故,消耗性生物资产本身很难盘点,就给了企业操控利润的空间,企业可以以此为依据计提和转回资产减值损失调节利润;同时,由于企业对生物资产的风险监控能力不一,核算水平也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状态,因此对其核算的精确度不高,会产生资产虚增、成本不实等一些普遍现象。尽管对于生物资产,国家专门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指导和规范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但是由于消耗性生物资产价值难以计量、经济效益波动较大以及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高,还是难以获得真实的生物资产减值数据。
因此,本文以獐子岛事件为例研究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损失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分析消耗性生物资产的特性以及企业是如何凭借这种特殊性去操控企业的利润;通过对獐子岛公司的利润进行测算,分析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损失对企业的利润变化的影响;根据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如何避免消耗性生物资产因计量困难和易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而计提和转回资产减值损失,进一步操纵企业的利润。
(2)意义
1.2.1 理论意义
在会计研究领域,生物资产是一直以来的研究难点,与其他资产有所不同的是,生物资产的计量较困难,存活率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如何在现存的问题中探索出合适的认定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的条件,以避免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调节利润,这对于当前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的理论研究,分析消耗性生物资产的特征,增强对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的认知。
1.2.2 现实意义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允许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的初衷是为了能更好地反映资产的真实状况,使会计信息更具真实性和可靠性。然而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和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使很多企业把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作为一项操纵企业利润的工具,在实务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
以生物资产作为主要流动资产的企业,其资产价值变动对企业利润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对生物资产减值的计提做出严格规定具有重要意义。而由于生物资产生长环境特殊,其真实价值变动难以计算,给实务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
本文主要根据消耗性生物资产本身的特征,研究这种特殊的生物资产是如何通过计提与转回资产减值准备影响企业的利润。针对消耗性生物资产难以计量导致资产减值的计提与转回的现实依据说服力不强且容易影响利润的情况,提出解决方案。
(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的研究现状
Kurniawan(2014)通过探究早期农业会计的计量方法,并对发展地演变过程进行仔细概述,认为现在的农业市场已经十分成熟,以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可以登上舞台,成为计提资产减值最好的计量方法。
Silva(2015)认为现阶段在计量生物资产试采取公允价值模式为时尚早,采用公允价值得出的数据缺乏准确度,得不到支持,以此计提生物资产的资产减值损失并不科学。
Kruger(2015)认为历史成本计量根本反映不出生物资产的真实价值,妨碍信息使用者做出判断,缺乏客观性和相关性,因此建议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而以此判断生物资产的资产减值损失。
Rybakova(2015)认为:“无论是消耗性生物资产还是生产性生物资产,如果其经济寿命超过一年,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于计量都能公允地反映资产价值”。因此,可通过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1.3.2 国内的研究现状
张红梅(2018)以2011年—2015年期间獐子岛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为数据依据,通过计算其结构百分比、增长率等财务指标,研究了獐子岛公司摆脱财务困境应多品种养殖、打开新市场,从根本上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减少自然灾害等外部风险造成的伤害;增强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提升外界对公司的信任度。
鹿敏(2017)以资产减值会计理论为起点,主要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操纵利润的方式以及原因。针对此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应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完善资本市场,确定可回收金额;完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等。
陈钰(2015)以獐子岛集团案例、北大荒集团案例为分析依据重点研究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不足与完善。研究发现,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计提过程存在很多问题,如计提的随意性,计提标准不规范。事务中运用计提资产减值操纵利润的现象比较严重,国家应该严格对企业进行规范,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确保减值准则的顺利施行。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对于企业计量准则方面,我国与国际方面具有某些差异。我国认为在遭受自然灾害的前提下,例如:虫灾、疫情、自然灾害等,企业不能够对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变现价值进行人为的降低,不允许进行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年末以及按照之前的额账面价值结转下年。只有经历了上述灾难时,以发布的正式通知或者媒体公布等这些实际材料为证明,企业才可以进行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国际市场相对于国内市场更加的健全,企业完全可以在市场中得到公允价值信息,正是由于市场环境的差异才导致了国内与国际准则的差异性,能够预料到的是企业资产减值损失计量条件以公允价值为依据是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在未来某个时间段肯定会被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它意味着市场环境的健康与法制法规的合理。
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都进行了非常有意义的研究,但由于所处的经济环境以及准则条件的差异,所学习的理论不同以及实际经历也有一定的差异,导致对于生物资产减值损失的研究具有不同的侧重点,进而导致计提生物资产减值对企业利润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title}
(1)目的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市场体系不完善等因素,企业为了确保自身的利润水平或者规避一些可能的风险,内部的经营管理者利用资产减值的计提与转回操纵利润的现象日益明显,这种做法的后果就会使得公司的发展被人为操纵、破坏市场规律。
以消耗性生物资产作为主要流动资产的企业与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更可能利用资产减值损失调控企业的利润。由于消耗性生物资产非常容易受到动物疫病、气象条件、价格波动、水文条件、环保事故等多重影响,一旦发生这些事故,消耗性生物资产本身很难盘点,就给了企业操控利润的空间,企业可以以此为依据计提和转回资产减值损失调节利润;同时,由于企业对生物资产的风险监控能力不一,核算水平也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状态,因此对其核算的精确度不高,会产生资产虚增、成本不实等一些普遍现象。尽管对于生物资产,国家专门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指导和规范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但是由于消耗性生物资产价值难以计量、经济效益波动较大以及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高,还是难以获得真实的生物资产减值数据。
因此,本文以獐子岛事件为例研究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损失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分析消耗性生物资产的特性以及企业是如何凭借这种特殊性去操控企业的利润;通过对獐子岛公司的利润进行测算,分析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损失对企业的利润变化的影响;根据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如何避免消耗性生物资产因计量困难和易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而计提和转回资产减值损失,进一步操纵企业的利润。
(2)意义
1.2.1 理论意义
在会计研究领域,生物资产是一直以来的研究难点,与其他资产有所不同的是,生物资产的计量较困难,存活率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如何在现存的问题中探索出合适的认定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的条件,以避免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调节利润,这对于当前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的理论研究,分析消耗性生物资产的特征,增强对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的认知。
1.2.2 现实意义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允许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的初衷是为了能更好地反映资产的真实状况,使会计信息更具真实性和可靠性。然而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和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使很多企业把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作为一项操纵企业利润的工具,在实务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
以生物资产作为主要流动资产的企业,其资产价值变动对企业利润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对生物资产减值的计提做出严格规定具有重要意义。而由于生物资产生长环境特殊,其真实价值变动难以计算,给实务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
本文主要根据消耗性生物资产本身的特征,研究这种特殊的生物资产是如何通过计提与转回资产减值准备影响企业的利润。针对消耗性生物资产难以计量导致资产减值的计提与转回的现实依据说服力不强且容易影响利润的情况,提出解决方案。
(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的研究现状
Kurniawan(2014)通过探究早期农业会计的计量方法,并对发展地演变过程进行仔细概述,认为现在的农业市场已经十分成熟,以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可以登上舞台,成为计提资产减值最好的计量方法。
Silva(2015)认为现阶段在计量生物资产试采取公允价值模式为时尚早,采用公允价值得出的数据缺乏准确度,得不到支持,以此计提生物资产的资产减值损失并不科学。
Kruger(2015)认为历史成本计量根本反映不出生物资产的真实价值,妨碍信息使用者做出判断,缺乏客观性和相关性,因此建议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而以此判断生物资产的资产减值损失。
Rybakova(2015)认为:“无论是消耗性生物资产还是生产性生物资产,如果其经济寿命超过一年,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于计量都能公允地反映资产价值”。因此,可通过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1.3.2 国内的研究现状
张红梅(2018)以2011年—2015年期间獐子岛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为数据依据,通过计算其结构百分比、增长率等财务指标,研究了獐子岛公司摆脱财务困境应多品种养殖、打开新市场,从根本上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减少自然灾害等外部风险造成的伤害;增强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提升外界对公司的信任度。
鹿敏(2017)以资产减值会计理论为起点,主要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操纵利润的方式以及原因。针对此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应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完善资本市场,确定可回收金额;完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等。
陈钰(2015)以獐子岛集团案例、北大荒集团案例为分析依据重点研究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不足与完善。研究发现,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计提过程存在很多问题,如计提的随意性,计提标准不规范。事务中运用计提资产减值操纵利润的现象比较严重,国家应该严格对企业进行规范,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确保减值准则的顺利施行。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对于企业计量准则方面,我国与国际方面具有某些差异。我国认为在遭受自然灾害的前提下,例如:虫灾、疫情、自然灾害等,企业不能够对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变现价值进行人为的降低,不允许进行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年末以及按照之前的额账面价值结转下年。只有经历了上述灾难时,以发布的正式通知或者媒体公布等这些实际材料为证明,企业才可以进行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国际市场相对于国内市场更加的健全,企业完全可以在市场中得到公允价值信息,正是由于市场环境的差异才导致了国内与国际准则的差异性,能够预料到的是企业资产减值损失计量条件以公允价值为依据是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在未来某个时间段肯定会被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它意味着市场环境的健康与法制法规的合理。
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都进行了非常有意义的研究,但由于所处的经济环境以及准则条件的差异,所学习的理论不同以及实际经历也有一定的差异,导致对于生物资产减值损失的研究具有不同的侧重点,进而导致计提生物资产减值对企业利润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1)基本内容及目标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2.1 概念界定
2.2 资产减值损失理论
2.3 消耗性生物资产理论
第3章 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损失对利润的影响机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