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文学教育类 > 教育技术学 > 正文

知识可视化视域下的MG动画在微课设计开发中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5 21:20:24  

1.目的及意义

1.1研究目的

2013年起,微课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一大热点。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中,微课的发展如火如荼。一方面,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扎实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探索微课在课堂教与学创新应用中的有效模式和方法,挖掘和推广各地区的典型案例和先进经验,推动教育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定于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开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应用研究"的课题,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信息化专业委员会承担具体研究组织工作,并于2014年11月20日至2015年12月31日开展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优秀微课征集活动。同时,各大高校也举办了相应的大学生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大赛,促进微课技术的进一步探索和发展。另一方面,微课在实践中仍存在诸多发展误区,如认知误区、设计与创作误区等。由于教师的制作技术和时间精力有限,出现了许多外包给专业技术公司和高清演播室的现象,增加了微课资源建设的负担,违背了微课发展的初衷。

知识可视化是通过视觉表征形式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创新,可视化也是微课的主要特征之一。微课通过数据可视化、知识可视化和思维可视化的方法,清晰、结构化地呈现知识点,使学习者一目了然,降低认知难度,减轻认知负荷,增强学习效果。MG动画的信息传播效果与微课理念不谋而合,通常MG动画作品中的图形大多是采取扁平化设计,时间短,节奏快、信息量大扁平化设计让信息表达更加简洁直白,也更适合互联网在线传播;其次,MG动画3~5分钟的作品中配合的轻松幽默的语言使扁平化的图形色彩更符合大众信息接收习惯,能够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因此MG动画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占有很大比重。目前,有关MG动画在微课中的使用原理、实施方法都不系统,有必要进行深入分析及研究,梳理MG动画在不同种类的微课的不同环节设计开发中的构建模型及实施方法。

1.2研究意义

在知识可视化理论指导下,研究MG动画在微课制作中的选择和应用,可以为教师和教育技术专业人员提供微课制作方式的参考,选择最合适的动画表达方式,有利于提高微课的教学效果,并且能减少对制作技术的浪费,降低课程资源建设的成本,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知识可视化的研究由来已久,早在2005年,德国学者 Sigmar Olaf已经概述了知识可视化和信息可视化的基本思想,提出知识可视化是在数据和信息可视化的基础上得来;同年北京师范大学赵国庆等提出“知识可视化是指应用视觉表征手段促进群体知识的传播和创新,其实质是将人们的个体知识以图解的手段表示出来,形成能够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知识外在表现形式,从而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如今,知识可视化手段的研究已经从静态的信息图表发展到动态的视频。

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MOOCs的全世界范围兴起,教学视频以其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改善教学资源分布、增强教学效果等优势大量涌现。PJ Guo(2014)通过对研究数据的分析发现越短的教学视频越具有吸引力,因此以对一个或一组相关知识点的讲解为主,长度多为5到8分钟的微课广受欢迎,已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热点和重点。2010年起,我国学者对微课的概念、特征、类别、设计、开发、制作、应用等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胡铁生(2010)在调研与总结我国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进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资源应用效率低下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在新的发展时期建设“微课”资源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述了“微课”的概念、组成、特点及分类。郑小军在从《“信息化热”到教学常态》(2013)一文中提出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的相关难题“微课及微课系统平台的设计理念、原则和策略,微课如何支持和变革教与学的方式(如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如何以微课为主要载体创新网络虚拟教研方式和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可见我国对微课的研究已经从认知转变到应用和转变课堂模式领域,因此需要将微课“平民化”,微课制作规范化、高效化。

MG动画,即Motion Graphics,动态图形,指的是“随时间流动而改变形态的图形”。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路边大屏幕上的不少广告正是通过画面引人注目、节奏快而不乱、信息量大且精的MG动画来呈现的。尚瑞(2017)提出“MG动画作为一种‘随时间流动而改变图形状态’的动画,其所传达的内容简洁、明了、直观,适用于各类媒体传播平台,并给予人们清晰性、条理性、观赏性的视觉传播感受,提高了视觉传播的效率。”梁子倩在《浅议MG动画信息传播效果的优越性》(2018)一文提到“MG动画具有文字概念的符号化、信息的动态展示、故事化演绎等三种信息的视觉化传达手法,与动态文字和镜头、转场、音画关系、色彩等影视动画语言一同形成了独特的设计语言。MG动画在信息可视化设计领域有着视觉效果优化、信息传播量增加、信息传播效果提升等优点。”可见MG动画的视觉传播价值。

在中国知网上对关键词进行检索,可见“微课”关键词下文献资源十分丰富,且数量逐年递增;“MG动画”关键词下,最早的文献为2015年的一篇,2016年有5篇,2017年共19篇,2018年至今已有30篇;而以“微课 MG动画”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中国知网一共只收录了5篇文章,且均发表于2017-2018年,可见国内相关研究不够充足。韦永圣等(2018)提出了MG动画技术在微课中应用的优势:MG动画的“快餐式”传播理念和微课的“微”理念不谋而合;以扁平化风格为主的多种风格便于信息聚焦;流畅酷炫的特点更能吸引学习者;善于结合流行元素的特点应用于微课能更加吸引学习者;制作周期短,软件选择多,教育工作者易上手。郑小军(2016)在对微课发展误区的论述中提到“技术使用不当体现在滥用动画上。当段落文本需要逐行逐个出现、图表元素需要逐项分类显示、页面各对象需要按先后次序出现、某个要点需要突出强调时,建议选用最合适的动画效果。切忌不分对象、场合随意设置,动画应用不合时宜,反而会适得其反。”目前微课动画制作的软件有很多选择,从万彩动画大师、Focusky等易上手的“傻瓜”软件到AE、3Ds Max等高级专业动画制作软件,令人眼花缭乱。因此,如何选择最恰当的动画形式,在不浪费技术和成本的情况下将内容有效地表达出来,将MG动画科学合理地应用到微课之中,正是需要我们继续探索的课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