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关系分析文献综述
2020-04-17 16:54:06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之间人口流动壁垒被打破,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为了生计奔向城市,不仅对我国的经济、政治等产生了深刻影响,也产生了数以万计的农村留守儿童。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中的定义,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2013年5月,全国妇联发布《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该报告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进行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
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
这群孩子长期与父母分离,生活照顾、家庭教育、安全保护、情感交流等方面都有所缺失,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农村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都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
如今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尽管城乡差距有所缩小,但是仍有许多农村户口的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涌入。
这些人大多是第一代的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的孩子很有可能成为第二代留守儿童。
虽然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是问题仍然无法得到彻底解决,比起物质上的缺失,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更需要被重视。
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增强其心理素质,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