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研究——基于中美金融领域非对称性相互依赖视角毕业论文
2020-02-15 16:53:15
摘 要
本文立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中美两国间热点议题的背景之下。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中美两国的金融关系日益密切,形成了不可分割的相互依赖关系。文章充分意识到经济问题政治化的发展趋势,探讨了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研究内容,合乎了时代的发展态势,并针对有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体现了一定的参考价值。人民币汇率问题作为中美关系中具有长远性意义的问题,本文涉及的内容可以为判断中美在这一议题上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参考和帮助。
从中美金融领域非对称性相互依赖视角出发,文章对人民币汇率问题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国际关系学中新自由主义学派的非对称性相互依赖这一概念,并引伸到金融领域。接着介绍了人民币汇率问题。然后将这两门不同学科的概念进行联系,分析了美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不断对中国进行施压的原因和动机支撑,阐述了中美双方是为何能在政策目标并无交集的情况下达成合作。研究表明金融领域非对称性相互关系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在这种结构性矛盾下,中国想改变非对称性带来的弱势地位,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金融建设,成为世界性的金融大国和强国。
关键词:非对称性相互依赖;人民币汇率;中美关系;金融领域
Abstrac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issue of the RMB exchange rate becoming a hot topic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context of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the financial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close, forming an inseparable interdependence. The paper fully recogniz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politicization of economic issues, discusses the research content with interdisciplinary nature, conforms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time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for related issues, which has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The RMB exchange rate issue has long-term significance in Sino-US relations. The content of this paper can provide reference and help for judging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on this issu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symmetric dependence of the financial sector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paper studies the RMB exchange rate issue. Firstly, it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asymmetry interdependence of the neoliberal school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extends it to the financial field. Then introduced the RMB exchange rate issue. Then, the two concepts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are linked, and the reasons and motivations for the US pressure on China on the RMB exchange rate issue are analyzed. It is explained why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can reach a goal without overlapping the policy objectives. Cooperation.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asymmetr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nancial sector has had a major impact on the process of the RMB exchange rate issue. Under this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 China wants to change the weak position brought about by the asymmetry, and needs to continuously strengthen its own financial construction and become a global financial power and power.
Key Words: asymmetry interdependence; RMB exchange rate; Sino-US relations; the financial sector
目 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第1章 绪论 1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
第2章 金融领域的非对称性相互依赖 4
2.1非对称性相互依赖以及相关概念的定义 4
2.2金融领域非对称性相互依赖的表现 5
2.2.1相互依赖的表现 6
2.2.2相互依赖中非对称性的表现 6
2.3金融领域非对称性相互依赖的影响 9
第3章 人民币汇率问题及其政治化 11
3.1中美关系下的人民币汇率问题 11
3.1.1现阶段的中美关系:由政治到经济 11
3.1.2现阶段的中美关系:由贸易到金融 11
3.2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经济根源 12
3.2.1人民汇率制度的历程 13
3.2.2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逆差 14
3.2.3中美汇率争端的主要内容 15
3.3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政治化 16
第4章 中美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博弈:竞争与合作 18
4.1非对称性相互依赖关系背景下的问题 18
4.2中美双方的政策目标 19
4.2.1美方政治与国内目标 19
4.2.2中国政治与国内目标 20
4.3中美政府的竞争和合作 21
4.3.1相互依赖中非对称性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影响 21
4.3.2相互依赖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影响 23
第5章 总结、建议与展望 25
5.1总结 25
5.2建议 25
5.2.1关于金融领域非对称相互依赖的建议 26
5.2.2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建议 27
5.3展望 27
参考文献 28
致谢 29
第1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从2002年开始,人民币汇率问题就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的金融热点问题。美国和中国分别是全球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国在经济、金融领域的斗争和博弈从未停歇,美方始终要求中方尽快促进人民币升值以解决中美贸易严重失衡的局面。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人民币汇率问题逐渐向政治化发展,由此相关的“金融外交”、“金融恐怖平衡”等政治概念无不揭示出金融问题与政治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美国更是越来越把人民币汇率问题作为美国对华外交的重要杠杆之一。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两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斗争与合作是建立在当今时代下双方较为复杂的国际关系的基础上的,即两国存在非对称性相互依赖关系,这种关系体现在贸易、文化、技术等方方面面,同样也体现在金融领域。作为国际关系学中新自由主义学派的重要概念--“非对称性相互依赖”,尤其是在金融领域的非对称性相互依赖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美两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进行政策选择的动机和原因,对于帮助我们研究两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博弈和未来前景的预判大有裨益。
1.1.2研究意义
本文基于中美双方金融领域非对称相互依赖视角,对人民币汇率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阐明中美两国在金融领域非对称性相互依赖关系的表现以及影响重点,分析在这种背景之下两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所进行的博弈和政策选择,以此表明要在人民汇率问题的研究上要重视中美的政治关系的复杂性并帮助预见这种关系对双方金融领域乃至国际关系的影响。
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对在中美金融非对称性相互依赖视角下的人民币汇率问题进行分析,可以直观地理解中美关系的现状和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博弈行为,同样能够引发对于经济问题政治化、政治问题经济化的思考和预判。
与此同时,本文将国际关系学和金融学两门学科进行联系,对涉及交叉学科的研究内容进行研究和探索,是一次积极正面的尝试。希望本文可以给有同样研究兴趣和方向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以本文的不足为经验教训。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就笔者掌握的资料来说,国内从金融领域非对称性相互依赖关系研究人民币汇率问题的著作和文献较少。首先,将金融学和国际关系学联系起来的著作就比较缺乏。陆钢和倪稼民(2000)共同出版了《金融外交:当代国际金融体系的政治分析》一书,他们认为金融和国家外交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的,想抓住复杂的国际事件的本质、把握时代的脉搏,就要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张学斌(2003)所著《经济外交》这本教材的“货币金融外交”部分介绍了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与经济外交、国家主体和国家集团主体的金融外交活动等内容。研究非对称性的学术论文有夏立平(2005)的《21世纪的中美关系——非对称性相互依赖》、雷达和赵勇(2008)的《中美经济相互依存的非对称性和对称性》,但是是通过从经济这一较大的角度来分析非对称性这一概念的。周叶箐的论文《美国对华金融外交研究——以人民币汇率问题为例》,本文以人民币汇率问题为中心,研究了美国对华采取的外交政策过程,对于本论文所要研究的中美在人民币汇率上进行的外交活动,该论文是参考价值较高的一篇。外交学院何谐(2011)的论文《简析金融外交的不平衡性》,作者以美日金融外交的不平衡性作为分框架。近些年来,的确有部分学者将目光投入到研究金融领域的非对称性相互依赖,比如项卫星和王冠楠(2014)的《“金融恐怖平衡”视角下的中美金融相互依赖关系分析》认为中美两国之间非对称性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是造成中美金融领域非对称性相互依赖的主要原因,齐越(2014)的硕士论文《中美金融关系的不对称性相互依存研究——基于2008年金融危机》从现象、根源、结果等方面详细研究了中美的金融关系,认为这种具有非对称性质的相互依赖关系深刻地影响了中美两国。但总体来讲,国内就该方面的研究并不深入,覆盖面不够广泛。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说,国外就金融领域非对称性相互依赖的研究数量较多、研究深入,但很可惜缺乏完整的论述。20 世纪60 年代末期,对经济相互依赖的研究逐渐热门起来,尤其是里查德·库珀(1968)《相互依赖的经济学——大西洋共同体中的经济政策》,他阐述了各国进行政策合作在相互依赖背景下的必要性。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1977)合著的《权力与相互依赖》是研究相互依赖之一领域相当有影响力的一部作品,它界定了相互依赖这一概念,使用了“复合相互依赖模式”来说明国际机制的变迁的原因,并在后期的修订中强调了这一关系在金融领域的突显。实际上,研究金融领域非对称性相互依赖这方面的国外著作数量很多。比如约翰·泰勒(2007)的《全球金融战士:911后世界金融不为人知的故事》,回顾了布什政府在911以后为了打击恐怖主义针对中东国家出台的金融外交政策和作为,论述了美国金融霸权存在的基础和金融工具的政治运用。从金融对外政策对美国的意义出发,本·斯泰尔和罗伯特·E·利坦(2008)共同出版的《金融国策:美国对外政策中的金融武器》分析了哪些因素影响了美国对外金融政策的制定。迈克尔·赫德森在《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2008)中论证了美国金融外交的霸权性质,分析了美国用来构建和扩大在金融领域的霸权的一系列金融外交手段,认为美国政府谋划的金融外交导致了美国和其他国家之间在金融外交上的极端不平等。这说明一个国家只要掌握了某种金融资源在外交上对其他国家就具有很大的优势,而且能通过制度化建设来巩固和扩大这种优势。
第2章 金融领域的非对称性相互依赖
2.1非对称性相互依赖以及相关概念的定义
作为一个在学术研究界被广泛应用的词汇,“相互依赖”在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国际政治经济学以及国际关系学中都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并且被视作复杂理论的分析基础。在国际关系学中,依赖,一般是指为外力所支配或受其影响巨大的一种状态,而相互依赖是指彼此相互依赖的状态。相互依赖指的是国家之间或者不同国家的行为体之间相互影响与相互依赖的关系。人类交往对相互依赖的影响取决于与之相关的制约或成本,当相互活动产生了彼此都付出代价的结果时,双方就进入了相互依赖状态[1]。
相互依赖从获益性和不平等性出发可以分为非对称性相互依赖和纯粹性相互依赖。实际上,纯粹性相互依赖的情况非常少见。罗伯特·吉尔平指出:“相互依赖指的是相互的但又不对称的依附关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非对称性相互依赖”或者相互依赖的非对称性。对另一方依赖性小的行为体经常利用这种相互依赖的状态获得某种权力,进而在某些问题上进行讨价还价甚至还可以影响其他的问题。作为相互依赖理论的代表人物,基欧汉和奈在有关相互依赖的概念中,强调了国家之间财富和权力的不平衡分配,集中关注了相互依赖的不对称程度,表明权力在相互依赖中的作用,由此提出了分析相互依赖的两个重要特征变量:敏感性和脆弱性。敏感性是指在现有政策框架内一国对外部冲击做出反应的程度(即一国的承受力)。他们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国际货币状况例证来说明敏感性: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于各国的货币政策构成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欧洲各国对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化具有敏感性,与此相对的,美国对于欧洲各国将美元兑换成黄金的要求也存在敏感性。他们将脆弱性定义为一国为应对冲击改变政策框架所带来的成本(即一国的应变力),并且仍旧以国际货币体系为例:在历史上,英国与美国对于其他国家对英镑和美元的兑换要求存在脆弱性,也就是两国用不履行货币兑换义务的方式改变政策框架所要承受的成本,很明显,美国的脆弱性要小于英国。需要指明的是,基欧汉和奈是在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范畴内对相互依赖这一概念进行界定的,他们提出行为体之间相互影响与制约的程度取决于各方对外部压力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的大小,而敏感性和脆弱性的差异源自于国家之家财富和权力的不平衡分配,从而分析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将导致的是双方和平共处还是冲突进一步加剧[1]。
20世纪80至90年代,商品和服务贸易占据着国际交往的主导地位,因此大量研究经济相互依赖的文献倾向于选择双边贸易量等数据作为依赖程度指标。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使得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更加普遍,国际贸易不再是唯一的主要角色,资本的跨国流动开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01年,基欧汉和奈修订《权力与相互依赖》时对敏感性和脆弱性的外延进行了补充,针对国际金融货币联系愈发密切的现象,他们指出:“金融中心利率的协变,纽约股市对亚洲股票价格的影响,泰国金融危机向亚洲其他地区的扩散效应,都是经济敏感性的例子”[2]。2004年,出于对美国国际收支持续失衡的警示,萨默斯提出了“金融恐怖平衡”这一概念,用此描述“以日本和中国为代表的的新兴市场国家不可能在不损害本国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停止为美国融资”。这种现象也被称为“确保互相摧毁”(mutually-assured-destruction,MAD)。布莱斯在2009年对经济领域的新MAD做出了解释:“新MAD 是指‘金融互换’ ,即‘确保从金融上互相摧毁’, 中美之间的关系就是如此”。由此揭露的便是中美双方的非对称性相互依赖关系在金融领域越来越明显并且对两国的对外政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一事实[3]。
近些年来,中美金融相互依赖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迅速加深。见表2.1。
表2.1 中美双边资本流动的非对称性
指标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a | 5.7 | 7.9 | 5.8 | 11.1 | 16.2 | 33.0 | 37.3 | 51.5 |
b | 190.2 | 264.6 | 297.1 | 539.3 | 540.7 | 590.0 | 553.0 | 513.6 |
c | 5272.8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最新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