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普惠金融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9 21:10:40
普惠金融是由联合国在“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提出的概念,是指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首要目标是提高对贫困、低收入人群和小微企业的信贷可得性,这与传统金融以效率为先导的逐利性显然有所不同。我国于2006年正式引入这一概念,在此之后一直高度重视普惠金融的发展。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于2016年7月国务院出台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皆表明普惠金融的发展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互联网金融顺应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于2009年走入中国大众的视野,在经过长达10年的磨合后,发展走向也逐渐趋于稳定与合规。互联网金融是指依托于当今信息技术发展而兴起的包括大数据、搜索引擎、社交网络、在线支付等互联网工具实施的资金的支付、融通等传统金融行业业务的一种新型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以践行普惠金融为初心,解决个人或中小微企业投融资难题,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普惠金融获得了爆发式增长,究其原因在于使普惠金融找到了可持续性的商业模式。金融的核心是信用,征信体系的建立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从而提升金融资源的供给水平、扩大金融资源的覆盖范围和提升配置效率,在总体上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满意度。短短20几年的发展,中国征信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已在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金融行业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普惠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紧密契合无疑改变了传统金融的经营模式,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传统征信体系的短板日益体现,互联网金融对适应自身模式的征信体系建设需求日益强烈,从而对征信提出了更紧迫的需求。随着普惠金融的推进,小微企业和新兴个人消费者得到实惠,如何针对这些客户开展适度征信调查、风险控制成为互联网金融能否长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无疑离不开作为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的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因此本文从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角度,审视我国征信体系的发展历程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个人见解。
国外关于征信的研究始于美国,在19世纪中期美国民间以信用服务机构的实践操作为基础自发研究信用体系建设问题;20世纪60年代,信用交易的扩大和征信机构的不断发展促使美国学术界开始将目光集中到法律的建设。之后,研究的焦点又从法律建设转移到征信模式,重点研究公共征信模式与私人模式的异同,分析一个国家如何选择适合自身的征信体系建设模式。国内关于互联网金融征信的研究分两个阶段:即互联网金融概念诞生之前和诞生之后。在互联网金融概念诞生之前,大部分的研究是在论述其他相关问题的同时间接性涉及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之后的研究只是在研究互联网或电子商务征信体系问题的同时间接性地涉及到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问题,都是基于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平台的视角进行研究和提出对策建议。
{title}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本文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在国家大力推进普惠金融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正好解决了很多在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背景之下,建立新型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意义。接下来介绍国内外对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发展的研究动态,最后表明了本文研究的最后目的是希望从这些探讨中为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建立起一套符合时代特征的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提供些有益处的建议。
第二部分文章首先阐述了互联网金融及其行业特点并将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业务范围进行了界定。随后介绍了征信及征信体系,通过对传统征信体系的了解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特点评述了需要发展新型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客观必要性。
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文章的重点。第三部分首先从国外的征信体系建设入手,分析目前国外征信体系中的主要模式,并对开展互联网金融征信业务的外国企业的征信体系进行分析,探讨当前国外较为典型的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模式。随后,通过对我国当前的征信体系入手,分析我国当前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发展特点并探究了其发展意义。第四部分承接上文,探讨基于普惠金融视角的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发展模式选择和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发展中需解决的问题,最后给出了全文的有关结论以及对今后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发展趋势的建议。
3. 参考文献[1] 安宇宏 普惠金融[J] 宏观经济管理,2017(1):86-87
[2] 周星妤 互联网浪潮下我国的普惠金融发展趋势探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7(33):67-68
[3] 汤敏 互联网银行与普惠金融的发展[J] 中国金融,2016(18):9-11
[4] 姜再勇 普惠金融的逻辑[J] 中国金融,2016(18):76-77
[5] 蔡和原 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发展研究[D]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