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管理学类 > 会计学 > 正文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效果探讨——以格力电器公司为例毕业论文

 2020-02-15 22:57:04  

摘 要

本文以格力电器为研究对象,将从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两方面对格力电器的股权激励进行论述:

首先介绍了上市公司和股权激励的相关研究基础,为下文进行股权激励案例研究做铺垫。

其次,分析了格力电器股权激励实施过程及效果,并以管理者行为为出发点分析股权激励的影响。

最后,运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对格力电器的股权激励方案进行了分析。非财务指标分为会计政策分析、人力资源分析、研究开发分析、品牌资源分析和企业文化分析五个模块。

研究结果表明:格力电器的股权激励改革从财务指标层面和非财务层面都对其显著的积极影响,格力电器的飞速发展与其开展的正确的股权激励方案不可分割。

关键词:国有企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者行为;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Gre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discusses the equity incentives of Gree Electric from two aspects: financial indicators and non-financial indicators.

Firstly, it introduces the relevant research basis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equity incentives, paving the way for the following research on equity incentive cases.

Secondly, it analyzes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effect of Gree Electric's equity incentives, and analyzes the impact of equity incentives based on managerial behavior.

Finally, the financial incentives and non-financial indicator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equity incentive plan of Gree Electric.Non-financial indicators are divided into five modules: accounting policy analysis, human resource analysi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alysis, brand resource analysis and corporate culture analysis.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Gree Electric's equity incentive reform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both financial indicators and non-financial aspect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ree Electric Appliance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correct equity incentive scheme.

Key Words:State-owned enterprise listed company; Equity incentive; Manager behavior; Gree Electric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 1

1.1.1 选题背景 1

1.1.2 研究目的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2.3文献评述 3

1.3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

1.3.1研究内容 4

1.3.2研究方法 5

第2章 相关研究基础 6

2.1上市公司及股权激励基本概念 6

2.1.1上市公司 6

2.1.2公司绩效 6

2.1.3股权激励常见类型 6

2.2股权激励理论基础 7

2.2.1契约理论 7

2.2.2委托代理理论 7

2.2.3人力资本理论 7

2.2.4激励理论 8

2.3股权激励实施效果评价体系 8

第3章 格力电器公司股权激励及其动因分析 10

3.1格力电器公司简介 10

3.2格力电器股权激励对管理者行为影响分析 10

3.2.1融资行为 10

3.2.2投资行为 11

3.2.3销售行为 11

3.3格力电器股权激励动因分析 11

第4章 格力电器案例研究及主要发现 13

4.1格力电器股权激励效果财务指标分析 13

4.1.1盈利能力 13

4.1.2偿债能力分析 14

4.1.3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15

4.1.4和家电行业其他企业相比较 15

4.2格力电器股权激励效果非财务指标分析 16

4.2.1人力资源分析 16

4.2.2会计分析 17

4.2.3品牌资源分析 17

4.2.4研究开发分析 17

4.2.5企业文化分析 17

4.3格力电器股权激励存在的主要问题 18

4.3.1 业绩考核指标设置过于单一 18

4.3.2激励有效期短 18

4.3.3市场波动影响固定价格行权的激励效果 18

4.4格力电器股权激励方案改进建议 18

4.4.1健全考核指标 18

4.4.2视情况延长激励的期限 19

4.4.3平等对待员工内部股权分配 19

第5章 结论 20

5.1本文主要的结论 20

5.2政策建议 20

5.2.1改善公司组织结构,为股权激励做好环境铺垫 20

5.2.2业绩指标要综合考虑 20

5.2.3股权激励长期性 21

参考文献 22

致 谢 24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

1.1.1 选题背景

“股权激励”这个名词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在一开始的定义中,它被视为同时具有激励和约束作用的“金手铐”,但是它一开始并没有引起广大上市公司的注意,而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被美国的上市公司所重视并应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理论研究的深入,到2005年95%的美国上市公司已经对高管层面实施了股权激励制度,产生的影响就是高管的工作热情被激励,加上薪酬也的日益增长。但是在“股权激励”发展的后期,这一制度也暴露出了自己的弊端,一连串的大公司和会计事务所的丑闻,让美国公司的治理模式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的位置。人们开始思考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薪酬过高,是否是由于“股权激励”中的员工持股造成了高管人员薪酬中股票期权的滥用,同时,许多学者也在探索怎样改善这一问题。

20世纪90年代我国也迈出了股权激励计划探索的第一步,但在初步阶段,由于我国的基础设施,包括法律制度和内部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激励作用并不明显。后期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开展,国家完善了一系列的制度法规,股权激励有了自己的发展空间,我国进行的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从2005年我国实施的股权分置改革和2006 年颁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开始,接下来又陆续颁布了相关办法和政策,这些办法和条例为实施股权激励提供了有利环境。

在我国的国企股权改革中,格力电器作为较早进行股权改革并且较为成功的公司,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典型的研究案例。在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制度特殊性的基础上,本文通过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分析了格力电器的股权激励制度改革,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份激励机制能否对企业起到一个正面的影响,能否对企业高管的战略决策风险承担能力起到促进作用,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政策建议。

1.1.2 研究目的

格力电器公司可以称为我国家电企业中的领军企业,同时也是较早实行并完成了股权激励的国有上市公司,是我国股权激励实施类型的主要代表。通过梳理该企业完成股权激励的全过程,总结经验教训,形成经典的研究案例,为同行业尚未实施股权激励的其他企业和将要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提供参考。这是本文选择格力电器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的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股权激励理论研究

委托人和代理人作为两种对立的身份,是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来源之一。这两种身份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产生了委托人对代理人实施激励的需求。减少代理成本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给予管理层一定的激励,而一部分股权就是有效的激励手段,能够很大程度的缓解管理层和股东之间的利益矛盾。20世纪80年代之后,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开始在美国等西方国家被大力推行和广泛应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外部人治理理论、预期回报论、区间效应论、内部人控制论和风险补偿论。

(2)股权激励实证研究

自20世纪50年代起国外学者就开始对股票期权激励制度进行研究,通过实证分析来反映股权激励计划的效用。相关介绍将会通过相关关系和不相关关系两部分来进行。

①相关关系

Mehran(1995)选择的角度是激励程度和公司所有权,来对股权激励和公司绩效的相关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探索,结果表明:公司的经营绩效会随着高管的持股份额而变化,当高管持股份额变高,公司的经营绩效也会随之升高[1],反义亦然,二者之间是有相关关系。从而得出公司应该更加注重激励外部管理者的结论。

Jensen和Meckling(1976)提出了“利益趋同假说”,选取的研究主体则是股权激励和公司绩效。他们通过研究管理者手中的股权与公司的委托代理费用之间的关系,得出了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呈线性正相关关系的结论[2]

Hall和Liebman(1998)以美国上市公司1980年-1994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同样得出了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为线性正相关关系的结论[3]。并且他们认为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之间是相互推动的关系。股权激励的正面作用会推动公司绩效的正面发展。

②不相关性或负相关性

国外学者Schaefer(2012)则提出股权激励和公司绩效之间是负相关关系的结论[4],并且认为股权激励能够在无形中增加公司的代理成本。

John Core和Wayne Guay(1999)指出了企业通过期权和限制性股票来发挥股权激励效用的上限。他们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证明证明确实是存在一条最优水平线,超出最优水平线股权激励和公司绩效之间则会出现负相关关系[5]。最后指出企业应当根据最优股权激励水平线设计股权激励方案。

John S.Marsh和Rachel Graefe-Anderson(2018)研究发现,如果将股权激励的重心放在减少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上面,这种方式并不会制约代理人的激进管理行为,反而代理人会采用出售目前持有的股票的方式来实现自我薪酬的再平衡[6],所以总体来说会降低公司绩效。

1.2.2国内研究现状

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是学者关注的焦点话题,众多学者在此均有所涉猎。关于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研究,我国学者们存在不同的观点,一些学者经过研究表明,资本结构对公司价值有积极的正向影响。然而,另一部分的学者对此持有相反的意见,通过数学建模,最后的数据表明并不是所有的国家中二者都有正相关关系,在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中,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是反向的相关关系。所以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结论介绍也会分为两部分:认为二者是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的介绍。

刘广生、马悦(2013)选用了我国多家进行过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两个问题:股权激励对企业营运效率的影响和具体的激励计划所能产生的不同激励效果[7]。学者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仔细的实证研究,最后得出结论为股权激励不一定会提升上市企业的营运效率,至少效果并不明显。作者另外指出,在选择不同的股权激励模式上面,选择股票期权要比限制性股票的效果好一点。

徐振斌和方宇(2007)的关注点在于股权激励模式中的激励因素,他们发现国有企业选择的主要股权激励模式为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模式[8]。和上面的两位学者的观点相同,他们的研究成果也正是股票期权要比限制性股票效果好。他们对限制性股票的局限性也进行了一定的探讨,认为实质上限制性股票并没有真正的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同时高层管理者可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采取不利于公司的手段,最后导致公司绩效降低。

1.2.3文献评述

从研究内容方面来看,国内外学者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大部分都集中在激励模式的选择和公司绩效的相关影响这两个方面。这个方面国内外学者的差异并不大,而从研究样本角度来说,国内外的研究差异就显现出来了,由于国外的理论雏形出现较早,应用来说也要早于国内,所以研究参考的资料可选择性高于国内,因此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实证研究的方法。我国的股权激励理论起步晚于国外,可以选择的企业样本较少,少了国外样本选择的灵活性,不足以支撑我国学者进行实证研究,所以我国的研究主要出发角度在理论方面。

通过对这些文献的综述,我们发现对于公司绩效和股权激励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但对于公司绩效方面的研究主要着眼于管理层方面,而忽略了股权激励对绩效的影响,在研究激励理论中,诸多理论一致认为股权激励是对管理层最有效的激励措施。本文即从股权激励的角度出发,以格力电器为案例,探讨股权激励对于公司绩效、企业高管的战略决策风险承担的影响。

1.3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研究内容

本文针对格力电器的股权激励案例进行了分析,主要的分析点在于股权激励对公司高层的行为影响和对公司绩效的相对影响。分析了格力电器各期的股权激励方案,从中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对具体的问题给出了解决的对策,并提出了对我国其他国有上市公司的借鉴与启示。文章总共分为五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本章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研究基础从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两方面进行了概述。

第二章主要是铺垫文章所需要的研究基础,按照概念、理论、方法的顺序书写。首先介绍了上市公司和股权激励的相关概念,然后是股权激励已经成熟的理论基础,最后是股权激励效果的评价体系。本章的作用是为后续章节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章的主要内容,首先介绍了格力电器的基础情况,包括公司概况和盈利能力等。其次,介绍了格力电器进行的股权激励改革对企业管理层行为产生的影响。最后分析了格力进行股权激励的动因分析。本章主要是提出格力电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导出第四章。

第四章整个章节是从财务指标角度和非财务指标角度对格力电器股权激励的案例分析。本章首先是从财务指标分析了格力电器进行股权激励后的财务情况,其次是从人力资源、会计政策等角度分析了股权激励后对格力企业的影响。接着是分析了格力电器的成功经验,最后通过对整体股权激励方案分析提出了格力电器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主要总结了本文主要得出的结论,并且针对第四章提出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如图1.1所示。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国内外文献综述

理论基础

财务指标分析

非财务指标分析

存在的问题

动因分析

案例分析

结论与展望

文献查阅法

研 究 方 法

研 究 内 容

规范研究法

图1.1 技术路线图

1.3.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

(1)文献研究法

通过对股权激励相关文献的浏览与收集,归纳总结从文献中得出的结论以及现有研究存在的局限性,为本文提供研究思路。

(2)规范研究法

本文主要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外部人治理理论、预期回报论等相关理论,对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的相关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全文的理论框架。

第2章 相关研究基础

2.1上市公司及股权激励基本概念

2.1.1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属于股份有限公司,其特点是发行的股票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等批准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国家有关部门包括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非上市公司是和上市公司相反,其发行的股票不能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2.1.2公司绩效

公司绩效是人力资源方面对员工监督和激励的一个指标,它包括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运营水平、偿债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都能体现出企业的经营效益,公司绩效的评定不是单个指标就可以提现出来的,而是需要全部指标进行综合评定。企业的经营目的就是提高公司绩效,这也是一个公司的追求目标。

2.1.3股权激励常见类型

(1)股票期权

股票期权是股权激励模式中最常见的一种。是在企业规定的固定时间内,允许员工以一个给定的价格购买本企业发行的股票的一种激励模式[9]。这种模式为了可以更加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会在公布之前规定奖励条件,当员工满足此条件时,才被允许以规定的价格,在规定的时间购买约定数量的企业股票。

(2)限制性股票

限制性股票本身带有一定的前瞻性,是公司提前就给予激励对象的一种企业股票。但是激励对象并不是在获得股票的同时就拥有了股票的所有权,而是在自身努力达到了公司规定的绩效目标时,才可以按照约定获得股票的所有权。但是公司会对股票的买卖有一定的规定。同时限制性股票有一个特点,它拥有一个“禁售期”,在这段时间内不能被售出。

(3)业绩股票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