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适应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22 19:12:31
1.目的及意义
1、目的:
本文主要通过研究高校少数民族在大学生活中的适应问题及融合情况,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改变这些问题。通过查阅文献及日常生活的观察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大学适应状况,分析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性的因素,探索如何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大学生活进行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获得进步和成功。从社会工作视角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利于更好的帮助其解决问题。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基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人际关系、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对专业的认同和投入情况、对专业所在行业的理解和评价及职业准备这些确定的问题选择样本,用社会工作的方法进行改变,并检验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2、意义:
(1)分析少数民族这一群体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找出有效解决途径,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是当前内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有利于学校、教师为他们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和进一步顺利完成学业提供帮助。
(2)有助于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的一系列问题,为高校的教育管理和民族高等教育提供可行性参考。有助于落实我国的民族政策、提高民族素质和加强民族文化的融合。对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民族问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3)有助于有效的加快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异域文化,有助于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调适和学习调适的能力。有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好地处理人际交往关系。
3、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性的研究,与中小学学生适应性的研究比较而言相对少些。对大学生适应问题的研究主要在:学习、心理、人际关系和环境适应等方面上,还有部分是研究职业选择适应和角色适应的研究。与此同时,有少数的研究者开始探索测量工具的研究。
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的有孙晓燕、魏琳和黄如璋(1999),研究发现,感到有语言障碍的人有 52%;认为学习方法不当的人有 24%;学习基础较差的人有 14%;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的有 10%。戴芸和夏拥军(2008)调查了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现状,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艾沙·努拉洪(2011)和何莹、张庆林、李红(2004)都认为影响少数民族学习适应性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语言文化的差异。建议加强汉语言的学习和多与汉族同学文化交流,逐步改变思维方式。
到目前为止,国内的测量工具运用比较权威的有三个,一是傅茂笋、寇增强编制《大学生适应量表》,此量表在问卷、访谈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运用探索性因素分表是较专业的大学生适应量表,量表的信效度也相对比较理想。二是冯廷勇等编制了《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分为学习能力、学习动机、教学模式、学习态度和环境因素等五个因素。维度和总量上分数越高表示学习适应的总体状况越好。根据以往的研究表明,该量表信效度指标良好。三是由卢谢峰编制的《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分别由生活自理适应性、学习适应性、角色适应性、环境认同、身心症状、职业选择适应性表现 7 种因素量表,分数越高表示适应程度越高。
(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问题的研究,研究领域在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适应、学校适应、教育适应、学业成就等方面。国外关于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问题的因素概括为两大类:个性因素和环境因素。个性因素主要是从非常专业的心理学角度进行探索的。环境因素包括社会支持(主要是指家庭环境)、民族的认同感还有歧视和偏见。随着研究的深入已经比较细化,如分化为认知适应(如 Martin amp; Anderson,2002)、角色适应(Huebne Emeyr amp; Shord,2002)、人际技能(Martin,Anderson amp;Thweatt,2001)、职业适应(Peoria,Garcia,2002)等具体领域。还有一少部分学者做了适应问题的解决对策研究,Marica 和 Irene 分析了入学干预计划对第一代拉丁裔大学生的影响,如从高中如何顺利过渡到大学、如何保持获得学术和社会支持的能力。
{title}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及日常生活的观察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大学适应状况,分析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性的因素,探索如何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大学生活进行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获得进步和成功。从社会工作视角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利于更好的帮助其解决问题,探讨建立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的教育辅导政策和机制,探讨通过学校的教育政策将社会工作干预纳入到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服务之中去。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基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人际关系、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对专业的认同和投入情况、对专业所在行业的理解和评价及职业准备这些确定的问题选择样本,用社会工作的方法进行改变,并检验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2、研究目标:
(1)发现有利于少数民族大学校园适应性的因素。
(2)进一步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适应的现状,并且做出主客观原因分析。
(3)探索提出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性的建议和对策。
3、拟采用的技术方案及措施:
(1)文献研究法。通过在知网上进行文献资源检索现有的研究、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录取政策、有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报导并参考其他文献资料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问题中的文化学习、人际关系、活动参与、专业认同和职业规划等表现,从前人的研究上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适应性问题,为进一步探究其原因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建议。
(2)个案研究。通过访谈一些典型的个案,对一些个案进行全面的把控,例如在大学生活的参与情况及其所反映的问题,了解其在生物、心理、社会、信仰、环境等角度上的表现。
(3)量表法。基于本文从个体和社会文化的视角去衡量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适应性上的问题,拟采用心理健康量表去测量个体在适应性上的问题,采用“文化学习、人际关系、活动参与、专业认同和职业规划”等在校表现作为测量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在适应上的问题,综合考虑心理状况和在校表现作为适应状况指标。
(4)参与式行动研究。在得出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问题的影响因素的初步结论之后,拟召集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教育主管单位如辅导员、教务处、学工部、团委等一起讨论如何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适应性上的问题,尝试制定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辅导政策和机制,再衡量这种机制再多大程度上解决了他们的问题。3. 参考文献
[1]创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 徐静.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3(08)
[2]对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研究[J]. 陈喆. 前沿. 2012(10)
[3]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适应问题及对策[J]. 唐茜.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1(11)
[4]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性研究[J]. 陈西雁.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04)
[5]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和对策探析[J]. 戴芸,夏拥军. 中国电力教育. 2008(22)
[6]赵勇.河南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3).
[7]内地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问题研究[J]. 李德福.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4(03)
[8]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学习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拴云.西南大学 2006
[9]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研究[D]. 李志杰.华东师范大学 2005
[10]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管理教育探讨[A]. 文雅,高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2011年)[C]. 2011
[11]少数民族大学生融入高校学生群体的途径探析[J]. 刘晓东,曹玉霞.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01)
[12]文化适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 白亮. 民族教育研究. 2006(03)
[13]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人类学研究[D]. 金学官.中央民族大学 2002
[14]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状况研究[A]. 但俊辰.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 2010
[15]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A]. 董军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2011年)[C]. 2011
[16]Measuring acculturation: Where we are and where we need to go. Cabassa L J. Hispanic Journal . 2003
[17]Measuring culture: a critical review of acculturation and health in Asian immigrant populations[J] . Talya Salant,Diane S Lauderdale. Social Science amp; Medicine . 2003 (1)
[18]Classroom Peer Acceptance, Friendship, and Victimization: Destinct Relation Systems That Contribute Uniquely to Children’s School Adjustment?[J] . Gary W.Ladd,Becky J.Kochenderfer,Cynthia C.Coleman. Child Development . 2006 (6)
[19]]Adjustment to university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among disadvantaged students in South Africa[J] . Il-haam Petersen,Johann Louw,Kitty Dumont. Educational Psychology . 2009 (1)
[20]Social identity theory: past achievements, current problems and future challenges[J] . RupertBrown. Eur. J. Soc. Psychol. 2000 (6)
1、目的:
本文主要通过研究高校少数民族在大学生活中的适应问题及融合情况,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改变这些问题。通过查阅文献及日常生活的观察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大学适应状况,分析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性的因素,探索如何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大学生活进行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获得进步和成功。从社会工作视角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利于更好的帮助其解决问题。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基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人际关系、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对专业的认同和投入情况、对专业所在行业的理解和评价及职业准备这些确定的问题选择样本,用社会工作的方法进行改变,并检验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2、意义:
(1)分析少数民族这一群体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找出有效解决途径,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是当前内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有利于学校、教师为他们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和进一步顺利完成学业提供帮助。
(2)有助于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的一系列问题,为高校的教育管理和民族高等教育提供可行性参考。有助于落实我国的民族政策、提高民族素质和加强民族文化的融合。对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民族问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3)有助于有效的加快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异域文化,有助于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调适和学习调适的能力。有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好地处理人际交往关系。
3、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性的研究,与中小学学生适应性的研究比较而言相对少些。对大学生适应问题的研究主要在:学习、心理、人际关系和环境适应等方面上,还有部分是研究职业选择适应和角色适应的研究。与此同时,有少数的研究者开始探索测量工具的研究。
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的有孙晓燕、魏琳和黄如璋(1999),研究发现,感到有语言障碍的人有 52%;认为学习方法不当的人有 24%;学习基础较差的人有 14%;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的有 10%。戴芸和夏拥军(2008)调查了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现状,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艾沙·努拉洪(2011)和何莹、张庆林、李红(2004)都认为影响少数民族学习适应性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语言文化的差异。建议加强汉语言的学习和多与汉族同学文化交流,逐步改变思维方式。
到目前为止,国内的测量工具运用比较权威的有三个,一是傅茂笋、寇增强编制《大学生适应量表》,此量表在问卷、访谈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运用探索性因素分表是较专业的大学生适应量表,量表的信效度也相对比较理想。二是冯廷勇等编制了《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分为学习能力、学习动机、教学模式、学习态度和环境因素等五个因素。维度和总量上分数越高表示学习适应的总体状况越好。根据以往的研究表明,该量表信效度指标良好。三是由卢谢峰编制的《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分别由生活自理适应性、学习适应性、角色适应性、环境认同、身心症状、职业选择适应性表现 7 种因素量表,分数越高表示适应程度越高。
(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问题的研究,研究领域在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适应、学校适应、教育适应、学业成就等方面。国外关于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问题的因素概括为两大类:个性因素和环境因素。个性因素主要是从非常专业的心理学角度进行探索的。环境因素包括社会支持(主要是指家庭环境)、民族的认同感还有歧视和偏见。随着研究的深入已经比较细化,如分化为认知适应(如 Martin amp; Anderson,2002)、角色适应(Huebne Emeyr amp; Shord,2002)、人际技能(Martin,Anderson amp;Thweatt,2001)、职业适应(Peoria,Garcia,2002)等具体领域。还有一少部分学者做了适应问题的解决对策研究,Marica 和 Irene 分析了入学干预计划对第一代拉丁裔大学生的影响,如从高中如何顺利过渡到大学、如何保持获得学术和社会支持的能力。
{title}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1、研究的基本内容: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及日常生活的观察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大学适应状况,分析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性的因素,探索如何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大学生活进行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获得进步和成功。从社会工作视角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利于更好的帮助其解决问题,探讨建立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的教育辅导政策和机制,探讨通过学校的教育政策将社会工作干预纳入到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服务之中去。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基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人际关系、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对专业的认同和投入情况、对专业所在行业的理解和评价及职业准备这些确定的问题选择样本,用社会工作的方法进行改变,并检验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2、研究目标:
(1)发现有利于少数民族大学校园适应性的因素。
(2)进一步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适应的现状,并且做出主客观原因分析。
(3)探索提出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性的建议和对策。
3、拟采用的技术方案及措施:
(1)文献研究法。通过在知网上进行文献资源检索现有的研究、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录取政策、有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报导并参考其他文献资料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问题中的文化学习、人际关系、活动参与、专业认同和职业规划等表现,从前人的研究上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适应性问题,为进一步探究其原因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建议。
(2)个案研究。通过访谈一些典型的个案,对一些个案进行全面的把控,例如在大学生活的参与情况及其所反映的问题,了解其在生物、心理、社会、信仰、环境等角度上的表现。
(3)量表法。基于本文从个体和社会文化的视角去衡量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适应性上的问题,拟采用心理健康量表去测量个体在适应性上的问题,采用“文化学习、人际关系、活动参与、专业认同和职业规划”等在校表现作为测量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在适应上的问题,综合考虑心理状况和在校表现作为适应状况指标。
(4)参与式行动研究。在得出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问题的影响因素的初步结论之后,拟召集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教育主管单位如辅导员、教务处、学工部、团委等一起讨论如何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适应性上的问题,尝试制定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辅导政策和机制,再衡量这种机制再多大程度上解决了他们的问题。3. 参考文献
[1]创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 徐静.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3(08)
[2]对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研究[J]. 陈喆. 前沿. 2012(10)
[3]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适应问题及对策[J]. 唐茜.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1(11)
[4]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性研究[J]. 陈西雁.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04)
[5]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和对策探析[J]. 戴芸,夏拥军. 中国电力教育. 2008(22)
[6]赵勇.河南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3).
[7]内地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问题研究[J]. 李德福.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4(03)
[8]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学习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拴云.西南大学 2006
[9]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研究[D]. 李志杰.华东师范大学 2005
[10]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管理教育探讨[A]. 文雅,高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2011年)[C]. 2011
[11]少数民族大学生融入高校学生群体的途径探析[J]. 刘晓东,曹玉霞.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01)
[12]文化适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 白亮. 民族教育研究. 2006(03)
[13]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人类学研究[D]. 金学官.中央民族大学 2002
[14]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状况研究[A]. 但俊辰.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 2010
[15]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A]. 董军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2011年)[C]. 2011
[16]Measuring acculturation: Where we are and where we need to go. Cabassa L J. Hispanic Journal . 2003
[17]Measuring culture: a critical review of acculturation and health in Asian immigrant populations[J] . Talya Salant,Diane S Lauderdale. Social Science amp; Medicine . 2003 (1)
[18]Classroom Peer Acceptance, Friendship, and Victimization: Destinct Relation Systems That Contribute Uniquely to Children’s School Adjustment?[J] . Gary W.Ladd,Becky J.Kochenderfer,Cynthia C.Coleman. Child Development . 2006 (6)
[19]]Adjustment to university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among disadvantaged students in South Africa[J] . Il-haam Petersen,Johann Louw,Kitty Dumont. Educational Psychology . 2009 (1)
[20]Social identity theory: past achievements, current problems and future challenges[J] . RupertBrown. Eur. J. Soc. Psychol. 2000 (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