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综合分析开题报告
2020-04-28 20:18:3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文 献 综 述
一、 选题依据、背景
世界变化日新月异,如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五位一体”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我国重新审视发展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界新认识新理解新担当。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然要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环境的现实需要、建设美丽中国的实际需要【1】。
长江是中国和亚洲的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长江是中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与京杭运河共同组成了中国最大的内河水运网。长江流域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1/4,矿产资源占全国的80%,同时也是我国农业、畜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主要基地,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发展重要支撑。长江经济带覆盖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生态地位重要、综合实力较强、发展潜力巨大。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论述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意义。
但是目前,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保护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随着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的不断深化,上下游各省市之间加深了资源共享、信息交换和其他优势互补。但是随着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原本存在于某一行政区域内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开始跨越其行政边界向周边区域,甚至沿着长江向长江经济带各区域范围内扩散,也导致了长江经济带各地区诸多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短期内集中爆发。加之跨界生态环境污染所带来的环境冲突、人类健康问题甚至是由此引发的恶性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稳定和地区经济发展都带来了极其巨大的负面影响【2】。
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以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与所学技术分析,为江河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一份努力。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外江河流域生态建设研究
工业革命使世界发生巨大变化,但同时20世纪世界最为典型的”八大公害问题” 使人们第一次开始思考环境的严峻形势,比如地球资源的局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人口问题等。2002年,联合国召开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会议指出十年来可持续发展战略所取得的成绩和仍存在的问题;2015年,联合国又制定了《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文件,可持续发展的任务还任重道远。其中,国外对于江河流域生态建设的研究改善一直进行着:
2.1.1多瑙河流域
多瑙河流域覆盖国家范围最广,其成功的流域综合管理以及治理机制对世界其他流域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长江经济带流域合作机制的构建提供参考。
第一,双边合作机制、子流域多边合作机制以及整个流域层面的合作机制,加上与周边地区和国家建立合作关系,保证了多瑙河流域管理功能的互补和发挥,避免出现管理死角和相互推诿的现象。
第二,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建立了覆盖整个流域的根据多瑙河流域的水质、生态安全阈值以及突发事件的危害性等进行反应的预警系统;提高了公共参与,给予公众足够的知情权、投票权,使政府部门决策更为科学化。
第三,利用协商与司法手段,解决区际合作争端,主要缘于《多瑙河航行制度公约》、《多瑙河保护公约》以及其他流域合作协定。
第四,利用高科技手段,实现资源搜集与共享。目前多瑙河流域已经成立了11个国家实验室以及18个标准国家实验室,实现了不同部门、不同国家在流域环境管理方面的合作以及监测数据的分享。终端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登录其官方网站直接分享其水文信息,为决策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支撑。
2.1.2密西西比河
作为纵贯美国南北的第一大河,密西西比河的流域开发与管理经验对于完善长江经济带管理模式和促进长江经济带进一步发挥黄金水道的区域增长提供了宝贵经验。
首先,密西西比河于1879年成立了密西西比河流域管理委员会;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先后制定了《水资源规划法》、《防洪保险法》、《灾害救济法》等一系列全国性的法律法规。这一套流域综合管理政策的实施对密西西比河统一协调与管理、流域开发与管理效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由于联邦政府无法独自承担防洪工程巨大的投资,实行多渠道融资以减轻经济压力;鉴于此,美国政府还采取了防洪保险措施用于规避风险。历史上密西西比河这一条严重的”灾害河”:洪水泛滥、水土流失、航道不畅而且流域内流行病盛行。在美国政府通过科学开展流域规划与管理,重视高科技手段下,建立信息公布平台,实行决策透明化,鼓励全民参与管理,打造了如今美丽的密西西比河【3】。
2.2国内长江流域生态建设研究
1972年的人类环境大会,中国当时既不搞经济增长,也不关心环境问题,而那时,中国才知道环境问题,才意识到经济发展会带来环境问题。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做出重要指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调研长江经济带强调,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2.2.1长江流域水资源水环境总体特征【4】
长江流域水资源虽然丰富,但年际波动大,季节分布不均,人均水资源量不足。目前因为气候变化和水利工程导致的水资源量不足或季节性缺水,以及水质性缺水问题部分沿江县市已受缺水威胁。尽管目前长江干流总体水质较好,但局部地区环境容量已经接近或达到发展的临界点,工业污染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长三角、中游的武汉与九江、上游的重庆,尤其长江三角工业污染排放累积量最大。
2.2.2长江流域上、中、下游生态环境特征及其主要问题
2.2.2.1长江上游区域
长江河源区至宜昌为上游流域。当前存在问题:青南高原天然草场退化、横断山区森林破坏,云贵高原喀斯特山区石漠化,四川盆地丘陵及周边山地区土壤侵蚀等。近几十年来,由于气候变化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长江上游源区的草地生态环境有恶化趋势,部分时段草地沙化明显;长江上游森林系统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水源涵养功能减弱,土壤侵蚀加剧;长江上游森林恢复过程中,现存森林里90%以上的是次生林和人工林,其保水抗蚀功能远低于原始森林;长江上游部分地区石漠化扩展趋势虽然有所遏制,但岩溶地区生境仍然非常脆弱,石漠化依旧分布广泛。
2.2.2.2长江中游区域
长江中游西起宜昌、东至湖口,长江中游是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区域,河网纵横,湖泊众多。长江中游湖湿地系统是世界罕有的淡水资源库,还是我国水资源的天然调配
中心,三峡工程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均建于此。长江中游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河湖湿地面积锐减,蓄泄格局恶化,生态功能退化;水环境恶化,主要水体污染严重,农村饮用水安全存在隐患;洪、涝、渍、旱等灾害频繁,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受到威胁。
2.2.2.3长江下游区域
湖口以下区域为长江流域下游,长江流域下游地势总体低平,水网密集。由于农业面源、工业点源以及长江中下游湖泊本身持续的内源释放,长江下游湿地也存在水环境质量下降、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大规模蓝藻水华引发城市供水危机。近年来有调查表明长江口水域水环境综合质量已处于严重污染水平,且有恶化趋势
2.2.3长江流域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
人类活动对流域系统直接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筑坝拦水、调水等水利工程。据统计,至2000年左右长江流域已建设水库4.4万座。此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工程,不仅改变了径流量季节变化,而且减少了流域水资源总量;作为目前世界上的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的三峡工程,工程蓄水后库区流速减缓,污染物消解功能降低,部分支流回水区和库湾成为富营养化的敏感水域,库区生态承载力、陆生生态系统,库区湿地生态系统等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衰退、减少和恶化。
2.2.4长江流域总分析
综上所述,我国虽然在治理长江生态环境建设上,做出了一些贡献。但其一直存在的严峻形势不可忽视。完善长效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对流域各区域进行生态功能划分、协调不同管理部门以便于促使沿江地区为了共同利益而积极支持生态文明建设,考虑对沿江产业进行产业结构调理等,都是一条长远的可持发展道路。
三、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评论员. 给子孙后代留下清洁美丽的长江. [J].人民日报, 2018,(10): 1~2.
【2】张萍.冲突与合作:长江经济带跨界生态环境治理的难题与对策[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2018.
【3】孙博文,李雪松.国外江河流域协调机制及对我国发展的启示[D].武汉:武汉大学,2015.
【4】杜耘.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统筹流域绿色发展[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6, 25(02):171-179.
【5】李东.把长江经济带建成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带的几点思考[J].环境保护,2018(21).9~11
【6】邱微,赵庆良,刘正茂.层次分析法应用于黑龙江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7】中国人民大学.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中的应用[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8.
【8】程敏,张耀文,姜纪沂,任杰,赵振宏.基于时间序列模型的降雨量预测分析[D].陕西: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2018.
【9】丁月芝.基于时间序列模型的房价预测与波动分析 [D].山东:山东大学,2018.
【10】李恺.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中的应用[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9.
【11】朱晓华,杨秀春. 层次分析法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01.
【12】 Guoqing Zhou,Xiao Chen,Jingjin Huang ,Hongbo Yan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ssessment and repairing of Guilin Karst Scenery based on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A].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GARSS) [C].2009.
【13】 Alexander,C.,Julia,L.,Mikhail,S. Ecological assessment of dredging in the Eastern Gulf of Finland [A].Baltic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BALTIC) [C].2012.
四、 检索方法、检索结果
从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源中分别进入中文数据库和外文数据库中,利用高级检索出与课题相关的文献,关键词有如下的,年份是在2000年-2019年之间,来自于核心期刊。
检索方法 |
关键词 |
检索结果 |
CNKI-期刊 博硕 会议 |
时间序列分析预测 |
4953个结果 |
CNKI-期刊 博硕 会议 |
层次分析生态环境 |
190个结果 |
CNKI-期刊 博硕 会议 |
长江生态环境分析 |
69个结果 |
EBSCO-Academic Source Premier学术资源数据库 |
Ecological assessment |
100个结果 |
EBSCO-Academic Source Premier学术资源数据库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iver basins |
0个结果 |
五、 检索结果分析
从检索结果可知,虽然从1972年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这些字眼就进入人们的生活,但是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成效不高。尤其是河流生态文明建设这方面,几乎是空白的,迫切需要更多的人重视和参与研究。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一、 研究内容与目的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在路径选择上,党中央鼓励围绕顶层制度试点、绿色动能支撑、政策工具创新等方面大胆推进先行先试。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的建设,不只是单单这一区域的曙光,更是我国甚至是世界上大江大河流域环境治理的典型模范。因此,本文将通过对长江经济带过去几年的生态环境情况综合分析,意在寻找出一套关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治理方法,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体制机制,并预测最近几年对其采取的措施与现在党中央对于长江生态治理措施是否符合,以此检验思想的准确性,同时希望这一分析的思想能够运用到其他流域的环境治理中,为我们的后代留下一片绿水青山。
二、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