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双桥古镇保护与利用规划设计文献综述
2020-04-29 15:16:58
1.1设计选题:湖北双桥古镇保护与利用规划设计
1.2设计目的: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幅原辽阔,历史小城镇、村落众多,它们是各地传统地域文化、民俗风情、建筑艺术的真实写照,反映了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脉络,是特定地域历史建设活动的“化石”,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不少历史小城镇在经济发展和大规模建设过程中,或忽略了对历史文脉的科学保护,或一味拆旧建新、营造仿古建筑,或单纯将遗产保护活动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其居民生活割裂对待,这些做法都不同程度地对历史小城镇的传统风貌造成了破坏,将很多遗产变成“遗憾”。为避免这种不良现象的继续蔓延,更好地保护、继承和发展我国优秀历史文化遗产,200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首次将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纳入法制轨道,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于2003年10月公布了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2005年11月公布了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2006年3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确定为我国“十一五”时期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之一,国家将调整投资方向,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这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不仅为古镇保护、改造和发展提供了政策、法律和资金的保障,也将给对我国历史小城镇的保护和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契机。面对这些机遇与挑战,全面开展历史小城镇保护与发展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要任务和重要课题。
1.3设计意义:
双桥古镇历史悠久,古镇整体空间形态和街巷结构保持的较为完整,建筑特色鲜明,是鄂北历史小城镇活的地域文化标本。双桥古镇个案研究是整个湖北历史小城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多角度的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不仅要研究显性的古镇形态、传统建筑等内容,而且要探究隐性的历史文化缘起,为古镇的保护和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从历史和文化角度来看,双桥古镇的价值体现在两部分,一部分是其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受到各个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既具有湖北古镇演变的共性,又有其鲜明的个性特点;另一部分是从明清时期保留下来的古镇及其环境,包括其规划选址、街巷格局和传统建筑等,它们是鄂北地区社会发展的缩影,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研究双桥古镇,对追寻湖北地域文化、挖掘其内涵、传递其信息都有着极大的价值。
从传统城市与建筑特色角度来看,双桥古镇基本上保持了明清时期的空间格局与建筑风貌。其整体空间布局受到区域环境、气候、地理的影响,并在古镇形态、建筑文化中呈现出独特的表现特征。如双桥古镇的带状布局即是受到周边山、水、驿道的地理环境制约和商业功能的影响。另外,双桥古镇的周边生成条件与社会文化背景,使古镇有着防御个性,形成住、商、防三合一的布局特点,体现了古镇的地域性和特殊性。发掘和总结双桥古镇的空间及建筑特色及其蕴涵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完善和丰富湖北历史小城镇研究,为今后更深入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从现实意义角度来看,对双桥古镇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把握住其今后的发展方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步骤,使古镇的现代化与传统性、国际性与地方性更加合理地结合起来:尽可能地保存先人留下的建筑遗存,可以极大地丰富湖北地区的地域建筑学研究,延续传统建筑文化的地方性与多样性,开辟城镇建设的新思路;在建设新农村的背景下研究双桥古镇,有助于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处理好历史小城镇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合理妥善地利用开发资金,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使历史小城镇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title}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2.1基本内容 :采用实地调研、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双桥古镇进行系统研究,调查其地理布局与空间形态,分析其历史价值与风貌特色,总结其历史演变规律与城镇特征,针对保护政策制定、经济利益平衡、特色保护与发扬等方面,提出古镇保护规划体系和层次,探讨其保护与发展的模式与方法。具体内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