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幼儿教师敬业度提升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29 19:57:16
文 献 综 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敬业度的问题,越来越关注应该怎样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对敬业度进行了深入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定义敬业度,并且提供了测量敬业度的方法。
本文将从敬业度和幼儿教师两个方面了解目前的研究现状。
一、敬业度的相关研究 1、敬业度的概念界定 Kahn(1990)是第一个提出敬业度概念的研究者,在《员工敬业度和不敬业度的心理状态》一文中,他指出任务行为提供了工作之间的联系、和他人的联系,个人在身体、认知和情感三个方面的存在,以及积极、充分的角色表现。
敬业度是一个人在任务行为中”首选自我”的同时就业和表达,在适当的条件下,人们有自己的维度,他们更喜欢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使用和表达。
运用这些维度是将个人能量转化为体力、认知和情感劳动。
员工可以支配自己的能量,员工实际上是在自己雇佣自己,员工敬业与否取决于他如何表达自己的能量。
Maslach和Leiter(2001)根据工作倦怠理论扩充了Kahn对敬业度的定义。
他们认为敬业度应该被看作是工作倦怠的反面,其特点是高精力、高投入和高效能感,员工敬业不仅仅要努力工作,还要把工作给做好。
Schaufeli(2002)提出了与Maslach和Leiter(2001)完全不同的模型,他分析揭示了两个隐藏的因素,包括疲惫与玩世不恭和所有的三个敬业度量表加上效能,而且这些因素都是消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