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园绿色园区项目设计文献综述
2020-04-30 16:11:12
1.研究目的及意义
在21世纪,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背景下,世界各国城市面临着水资源短缺、雨洪灾害、干旱、水质污染等的水问题。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阻碍了城市的持续健康的建设和发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不断受到洪涝、干旱及水污染等问题的威胁。因此,城市需要另外一个尺度的管理手段来衔接,通过挖填方的平衡技术,创造出一系列深浅不一的水坑和高低不一的土丘,成为一条蓝绿相间的“海绵”带,收集城市雨水,使其经过滤、沉淀和净化后进入核心区的低洼湿地。水泡中为乡土水生和湿生植物群落,再经吸附、植物吸收,微生物降解等,高效分解和净化污染物。园区有可渗透的花园和绿地,利用自然的系统来解决内涝问题,解决地表的面源污染问题,补充地下水,把雨水资源化。
绿色屋顶和雨水花园是海绵城市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起到雨北滞留和贮留的作用,并且需要与城市交通,景观,绿化等市政设施整体结合,其视觉形态上同时也符合城市审美和地方文化上的需求。因此海绵城市强调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重要性,将当代环境艺术与景观设计语言,与当代海绵城市建设的科学技术相结合,使绿色海绵不但具有生态功能也具有经济和社会文化功能。比如在低层低密度住宅区域,建议充分利用建筑屋顶、建筑立面、和有限的周边空地。利用景观滞留从而达到收集、净化和储存雨水。减缓城区雨水洪涝, 回补地下水减缓地下水位下降趋势,控制雨水径流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广泛的意义。
(1).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1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在“十二五”期间所取得的治水成就,让人对此充满信心。就雨洪管理具体来说,我国并没有把雨洪管理局限为单一的目标的水利工程或环境治理工程,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通过尽可能地遵循和恢复自然水文过程,使雨水利用与城市水系统乃至城市整体生态系统相协调。我国利用雨水创造优美宜人的城市景观和空间。但是,“十三五”期间,我国依然存在严峻的“水问题”,像水环境十分堪忧,水污染在不断蔓延,结构性缺水,水浪费严重,重建轻管,创新落地难,机制仍不顺等问题。需要在全面把握国内外现状的基础上明确方向,, 更加深入、系统地开展研究,为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我国针对城市水和水生态问题的对策
1.俞孔坚在2003年所著的《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交流》一书中,已经开始了向政府的城市建设部门普及可持续景观与城市环境的努力。推进生态基础设施的策略。强调低维护的,低成本的,甚至是丰产的,可以种粮食的。甚至它可以是净化水的,解决雨涝问题的生态措施。
2.俞孔坚等著的《“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一书中系统提出了构建“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用景观设计学的方法进行城市生态防洪和雨洪管理、生态净水和工业废弃地的生态修复及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以及绿色出行和游憩系统的规划设计。
3.于2016年6月1日-2日,多机构联合举办2016城市生态规划,水生态治理研讨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保障国家水安全。提升大众节水、洁水意识,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新机制,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多赢及“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