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经济学类 > 金融学 > 正文

我国不良贷款证券化创新研究——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毕业论文

 2020-02-18 00:46:40  

摘 要

进入到2019年,我国金融系统能否维持稳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即使央行不断的释放流动性,地方的债务危机和房地产泡沫问题依然严峻。而国际上,中美贸易争端不息,在5月份美国更是开口提出对我国2000亿美元增加25%关税,股市,汇市也是应声下跌。种种迹象似乎也是表明着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要突破新高,而近些年来,国内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也是一直居高不下。这对于我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无疑是很大的阻力,如何很好的消化掉积存的大量不良贷款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难关。作为新兴的金融产品——不良贷款证券化在国外商业银行也是得到了广泛的适用,但国内的不良贷款证券化实行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文从国内外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证券化的比较分析出发,以我国工商银行的不良贷款证券化实践为案例,归纳总结中国工商银行在不良贷款证券化实践中的问题:包括市场规模有限,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风险监管薄弱,产品设计欠合理。提出可以从多样化产品,完善配套法制体系,降低资产池集中度,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方面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证券化发展中问题,以期为不良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良性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证券化;问题;对策.

Abstract

Entering 2019, whether China's financial system can maintain stability is a problem that cannot be ignored. The domestic economic growth has slowed down, and even if the central bank continues to release liquidity, the local debt crisis and the real estate bubble are still serious. In the international arena, Sino-US trade disputes have ceased. In May, the United States even offered to increase tariffs on China's 200 billion US dollars by 25%. The stock market and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also fell. All kinds of signs also seem to indicate that the non-performing loan ratio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has to break through new highs. In recent years, the non-performing loan ratio of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s has also remained high. This is undoubtedly a great resistance to the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How to digest a large amount of non-performing loans is a difficult problem we need to face. As an emerging financial product, non-performing loan securitization has also been widely applied in foreign commercial banks, but the implementation of domestic non-performing loan securitization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Therefore,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non-performing loan securitization of commercial bank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akes the practice of non-performing loan securitization of ICBC as a case to summarize the problems of ICBC in the practice of non-performing loan securitization: including limited market size, law The regulatory system is imperfect, risk regulation is weak, and product design is not reasonable. It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on-performing loan securitization of commercial banks from diversified products, perfect supporting legal system, reduce the concentration of asset pools, and increase government support,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non-performing asset securitiz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s; non-performing loan securitization; problems;countermeasures.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选题背景 1

1.2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价 1

1.3研究思路及框架 2

1.4主要的研究方法 2

第2章 国内外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证券化发展现状 4

2.1.国内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证券化发展 4

2.1.1国内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证券化发展回顾 4

2.1.2国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证券化意义 5

2.2国外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证券化发展 6

2.2.1美国 6

2.2.2韩国 6

2.2.3日本 7

2.2.4意大利 7

2.2.5国外证券化实施的经验借鉴........................................ 8

第3章 中国工商银行的不良贷款证券化 9

3.1工商银行不良贷款分析 9

3.2工商银行不良贷款证券化的实践 11

3.3与其他国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证券化的比较 14

第4章 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证券化问题探究 15

4.1市场规模较小,证券化产品较为单一 15

4.2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 16

4.3风险监管体系存在缺陷,信息披露未透明 16

4.4具体产品的实际操作关键环节存在问题争议 16

第5章 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出现问题的创新对策与建议 17

5.1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设计多样化的证券化产品 17

5.2 完善法律体制,加强监管协调 18

5.3 对特有的基础资产比例进行定向分配,丰富资产种类 18

5.4政府加大推行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19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19

参考文献 20

致 谢 21

第1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

近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我国经济发展现在正处于去产能,升级结构的关键时期。维持金融的稳定高效发展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经济发展目标。但近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提升着实是令人不容忽略的问题。很多国内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都超过了2%的警戒线,这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稳定的金融环境无疑是很大的阻力。而作为新兴的不良贷款处置手段——资产证券化为我们缓解不良贷款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解决路径。通过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对不良贷款证券化的研究,可以得到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不良贷款证券化道路。而中国工商银行作为传统商业银行四大行之首,笔者试图通过工商银行为例,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证券化的创新发展提出一些见解。

1.2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价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证券化创新研究起步较早,但也是属于金融的新兴领域,且基本上都是由于金融危机而引致的被动改变。如:美国因债务危机和石油危机等所带来的银行体系坏账,亚洲金融危机对日韩等国的冲击都是不良贷款证券化创新的强力推动。但需要注意到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通过不良贷款证券化实现了问题的完美解决,成功的例子如美国,韩国等,这些国家的不良贷款证券化实行较早,市场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成熟度,而且还依然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活跃状态。但同样也有失败的典型,如日本和意大利虽然也曾一度成功运用不良贷款证券化解决了银行体系的坏账困扰, 但过于慎重保守的金融方针最终使得其国内的不良贷款证券化市场走向衰落。因此可以清楚看到不同国情的国家的实施效果是不一样的。

而我国在此方向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并且直到2005年才开启了国内在相关银行业的试点。但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的资产证券化试点被暂停推延了4年,新一轮的试点于2012年正式实行。其中的不良贷款证券化属于新兴领域,开启的时间也被延期至2016年。国内的一些学者对相关领域的探索也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是联系国外的实践例子,提出相应的创新见解。例如崔博(2016)对于不良贷款证券化重启做了相关的设想,马肇诤(2016)基于我国第一例不良贷款证券化实例——建设银行的“建元2008-1”并结合中国实际,给出了未来实践的反思与探索。而洪艳容(2018),李振国(2019)等人也根据最近三年我国商业银行的实践,提出了相应问题的对策。总而言之,在当下中国,不良贷款证券化还处于一个初步探索,不断学习的阶段。应当积极的向发达国家吸取经验,逐步推进有中国特色的不良贷款证券化创新发展。

1.3研究思路及框架

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国内外的研究动态与评价以及主要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从而为后续章节提供清晰的结构框架。

第二章则是通过查询资料,对国内外银行不良贷款证券化的发展现状做了详细的论述,从而对整个行业有了宏观的把握,进而为后续的分析提供支撑。

第三章是对中国工商银行的不良贷款证券化的发行情况进行归纳,为第四章的存在问题探究提供充分可靠的现实依据。

第四章运用对比分析,定量分析的手段,提出现阶段中国工商银行不良贷款证券化索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针对第四章存在问题,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证券化的创新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较为可行的方案。

第六章是全文的末章,基于前五章的系统分析,做出小结。

1.4主要的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根据选题的研究方向,通过搜集网站上发表文献及统计资料、已出版引发的著作及书刊、监管机构官员和专业人士发表的演讲及发表的文章以及其他参考资料等,对其进行整理收集,形成对某一研究问题的全面、系统的了解的一种分析方法。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分析,形成对中国工商银行不良贷款证券化比较系统的理论研究。

比较分析法。本文对国内外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证券化进行比较分析。通过以上的比较研究,更加全面、细致的了解国内中国工商银行的具体实操。同时,通过分析国内外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与中国工商银行的发行产品形成鲜明对比,发现中国工商银行不良贷款新的不足之处,更有利于提出适合中国工商银行不良贷款发展的建议。

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关于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实例, ,对相关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工商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进行详细论述,从而得出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可能存在问题。同时通过对国内外典型案例的研究,总结出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与启示。最后,针对国内商业银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和展望。

第2章 国内外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证券化发展现状

2.1.国内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证券化发展

2.1.1国内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证券化发展回顾

我国的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行规模不大,大致分为境外资产证券化,非标资产证券化和标准化资产证券化几种模式。而国内详细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2005年之前:中国首个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始于2003年1月23日,该项目由德意志银行和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共同签署。共涉及的金额为25.5亿人民币,而具体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由德意志银行在境外发行。2004年4月,工商银行与瑞士第一波士顿银行,中信证券,中信信托签署了宁波分行不良贷款证券化项目的具体实施协议。这也是国内商业银行在该领域的首次尝试。具体操作是该产品由中国工商银行宁波分行聘请第一波士顿银行为财务顾问。面值达26.2亿,预计回收值为8.2亿的不良债权信托给中诚信托设立自益性财产信托,并委托中信证券担任承销商将该产品的A,B级收益权都转让给外部投资者。2005年4月20号,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条令“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试点管理办法”,该试点法令标志着我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项目正式启动[1]

2005年~2008年:我国在这期间共发行了4单不良贷款证券化的产品,2006年12月18日,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发起人、委托人和服务商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了“东元2006-1优先级重整资产支持证券”,这也是国内首次发行的标准化不良贷款证券化产品。还包括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发行了“信元2006-1重整资产支持证券”和“信元2008-1重整资产证券化信托”,以及中国建设银行发行的“建元2008-1重整资产证券化信托”。这四单产品的优先级证券本息均已正常兑付,并且还款时间大约在1.5年,用时不长,为我国商业银行积累了不良贷款证券化创新的原始经验,也反映了我国探索不良贷款证券化的初步成功。

2009~2016年:由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也是暂停了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在2011年后,虽然国内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已经重启,但由于此后内部我国银行业经营指标持续向好,而外部金融危机后全球市场依然动荡,国内对不良贷款证券化的探索也是处于停止状态。

2016年至今:在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快速上升,业务指标快速恶化的背景下,国家重启了不良贷款证券化。2016年2月14日,八部委联合提出了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项目,项目总金额达到了500亿元。获得该批试点资格的商业银行是工行,农行,建行,中行以及交行,招行六家银行。在2016年4月19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了“不良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指引(试行)”。该规定也标志了中国不良贷款证券化的正式重启。2017年,中信,光大,华夏,民生,兴业,平安,浦发,国开,浙商,北京,江苏,杭州等12家银行入选了第二批的试点,国内的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发行机构的类别也更加多元化,复杂化[2]

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的是,虽然在试点的一年期内中国陆续发行了30单不良贷款证券化产品,但累计的发行规模却仅有272.8亿元。它仅占国家资产支持证券(ABS)总存量的0.95%,远低于500亿元的试点规模。这方面的原因在于监管机构在试点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谨慎和克制,而这限制了试点的规模和范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市场规模太小而抑制了大部分投资者的参与热情。一般来说,持续较高的银行不良贷款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银行体系的稳定,预计国家在未来将会进一步加快试点和推广不良贷款证券化,控制银行的业务风险,稳定宏观金融体系。

2.1.2国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证券化意义

不良贷款证券化是商业银行处理现有的不良资产,降低系统性风险的有效手段。通过不良贷款的资产证券化,一方面可以提高不良贷款的处置效率,避免银行的坏账率过高带来的金融系统性危机。另一方面,它可以丰富国内资本市场中的证券产品种类,吸引更多国内外的投资者进入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同时,该举措在不良资产处置领域提供了相对可行的市场手段,并尝试积极引入竞争,有助于形成合理的资产定价。减少了国有资产流失。相对而言,采用不良资产证券化与其他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相比更具优势。首先,不良资产证券化可以有效的处置银行不良资产。作为存量资产的一部分,不良贷款在消耗银行资本的同时不利于银行本身资产结构的调整。不良资产证券化将不良资产大规模清除出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可以直接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因此不良资产占用的储备和信贷空间减小将会显着优化财务数据并降低运营成本。

2.2国外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证券化发展

2.2.1美国

美国是世界范围内最先采取不良资产证券化方式,且是发展规模最大的国家。美国不良贷款证券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由于当时的美国遭遇了债务危机、石油危机以及房地产市场萧条等一系列金融冲击,导致美国银行业出现了大量坏账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经济的稳定发展。为了缓解金融机构的压力及应对当时的高通胀,低增长的经济低迷,美国国会于1989年通过了《金融机构改革复兴和实施法案》,并成立了隶属联邦存款公司的重组信托公司(Resolution Trust Corporation, RTC),专门用来接管和处理储蓄机构的不良资产,从而达到减少金融危机带来的危害的目的[3]。此举取得了显著效果,在1989年~1995年底共处理了近800家储蓄信贷机构的不良资产,并发行了20多项规模超过140亿美元的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处理资产的账面价值达4,580亿美元,占移交资产总额的98%,极大的减轻了银行业的压力,使得金融系统得到稳定的发展。RTC将资产证券化作为处置不良信贷的有效工具,其首只证券化产品RTC1992-N1A也成为了国际上处置不良信贷的典范,大大促进了证券化作为处理不良资产的手段。RTC的惯用手段是将包括准不良贷款,不良贷款和不合格贷款等不满足传统资产证券化要求的信贷资产进行打包,构建资产池spv,并选择专业机构管理资产,对不同种类特点的资产包进行合理切分配置,实现不良贷款支持证券的设立与发行[4]。总的来说,美国实行的相关不良资产证券化手段得到了很好的收益。

2.2.2韩国

韩国的不良贷款证券化始于1997年,同样是亚洲金融危机导致的韩国银行危机,当时韩国企业负债率较高,从而出现了大面积的破产、违约现象,由于韩国政府对于财阀企业一贯是大力扶持的态度,从而导致了大型企业的盲目自信,大肆投资,却不能得到相应的投入产出,银行坏账率在1997年爆发式的增长了50%[5]。为了挽救当时的金融危机,韩国政府在韩国发展银行旗下成立了一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韩国资产管理公司(Korea Asset Management Corporation,KAMCO),对国内存在的不良资产进行稀释处理。但传统的金融手段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效果,因此韩国在1998年提出了《资产证券化法案》,并正式发行了金额为3200亿韩元的不良贷款证券,它的资产池来源于6家不同的韩国银行,并采取了对发行的债券进行不同优先级的结构化设计,并辅以相应的评级机构对其进行评级和信用增级,从而使得发行产品的可行性得到了充分的保障。据相关数据统计:1998年~2003年,韩国共解决了100万亿韩元不良资产,其中的60%都是以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方式被售出。从而帮助韩国很好的度过了金融危机。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