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下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分析文献综述
2020-05-02 17:09:43
文 献 综 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逐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2009年以来我国作为对外投资大国的地位依然确立,”一带一路”战略建设更是极大增强了对外投资动力,推动了国家对外投资规模的增加,我国对外开放进入”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均衡发展的新阶段。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输出国和对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
但是从2018年的中美贸易战可以直接看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着国际政治经济风险加大,体制政策创新不足等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了解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分析解决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外对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综述 海默(1960)提出垄断优势理论,认为由于同一行业中的某些企业就有某种特定的垄断优势,从而造成不同企业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而只有这些具有垄断优势的企业才可能进行跨国经营活动。
巴克莱和卡森(1976)在《跨国公司的未来》中提出内部化理论。
弗农(1966)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进行完善和丰富。
小岛清(1978)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应用到国际直接投资方面,立足于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提出了比较优势投资理论。
邓宁(1977)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