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类 > 制药工程 > 正文

新型持续性内切酶EG5C-1的酶学性质研究文献综述

 2020-05-02 17:56:35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纤维素分子通过氢键及范德华力相互作用连接形成基元纤维(Protofibrils),基元纤维组装成更大的微原纤维(Microfibrils),微原纤维再依次组装形成纤维素[1-2]。

半纤维素填充在微原纤维中,木质素则主要镶嵌在微原纤维的周围形成坚固的网络[3-4]。

另外,木质纤维素具有多样性,其大小、形状及结晶度在不同植物的不同组织中都是不同的。

纤维素是开发可再生能源的原料,利用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类生产可溶性糖,进而生产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类普遍存在效率低、成本高并且需要多种酶协同作用等问题。

因此,进一步探索和发掘优良的多功能酶,将为纤维素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更多的选择。

1.1纤维素降解酶类 目前,公认的纤维素降解理论是由Zhang和Lynd提出的协同降解理论[5]。

该理论认为纤维素的降解是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三者协同作用的结果。

1.1.1内切葡聚糖酶 内切葡聚糖酶(endo-β-1,4-glucanase,EG)作用于纤维素多糖链上的无定性部分,随机地切断糖苷键,产生新的糖链末端或长度不等的纤维寡糖。

内切葡聚糖酶表观分子质量相对较小,一般在22-45kDa之间,最适温度在50-70℃之间,最适pH偏酸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