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CA-BP模型的P2P借款人信用风险评估文献综述
2020-05-05 17:27:31
文 献 综 述 一. 研究背景 2006年,诺贝尔委员会将诺贝尔和平奖被授予给孟加拉国的穆罕默德#8226;尤努斯及其创建的孟加拉乡村银行,因其在运用小额信贷方式向没有抵押能力的穷人发放贷款、扶助贫困方面做出的努力。
这一事件标志着小额信贷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认可。
几乎在同一时期,小额信贷开始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P2P(peer to peer)网络借贷平台开始出现。
其中英国的Zopa 公司和美国的Kiva、Prosper 以及Lending Club是市场上最为典型的代表。
P2P 网络借贷由于门槛低,主要从事小额无抵押借贷,借款方式相对公平与透明,且能够解决部分人资金的”燃眉之急”,被越来越多人看好。
我国的P2P 网络借贷最早出现在2007年8月,总部位于上海的拍拍贷是中国第一个P2P信用网上借贷平台。
国内相关数据表明,2008年以来P2P 网络借贷平台数量由十几家大幅增长到300家以上,其中,不少网络贷款平台一年的融资额都可以达上亿元。
网络借贷爆发增长的同时,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目前社会公众对于平台普遍抱有不信任感,究其原因,除了该领域法律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外,更重要的是该平台存在的信用风险,从频频爆出的”跑路”事件和借款人违约事件中可见一斑。
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国民诚信意识薄弱、违约成本低,以及目前行业缺乏严格的标准和要求,都是造成信用风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