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壶法合成Li2FeSiO4@介孔碳复合物文献综述
2020-05-10 02:42:05
1.绪论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通常主要包括外壳、正负极、电解液和隔膜几个部分[6] 。在锂离子电池中,充放电过程就是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过程,同时也伴随着大量电子的嵌入和脱嵌(按照习惯正极用嵌入和脱嵌表示,负极用插入和脱插表示)。因为在电池工作的状态下,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往返嵌入脱嵌和插入脱插,所以锂离子二次电池又被人们称作为”摇椅式”二次电池。充电时,电池正极生成锂离子,外电路给予锂离子足够的能量经过电解液运动到负极,嵌入的锂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高。当对电池放电时(电池对外工作的状态下),嵌在负极中的锂离子在外电路的作用下脱出,又运动回正极。比容量和回到正极中的锂离子数成正比。
图1.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图
电极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在电极材料的选择
中,正极材料与负极材料均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其中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应该
具有以下的特征[3]:
(1)具有高的能量密度,能够可逆的脱嵌嵌入大量的锂离子;
(2)氧化还原电位高,即具有高的输出电压;
(3)正极材料应具有较好的电子导电率、离子迁移率,这样可以减少极化,使电池具有更好的 倍率性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