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formation Space——南京大行宫广场可变性公共空间设计(三)文献综述
2020-05-11 23:40:07
关键词:公共空间设计;可变空间;建筑与环境 ;景观设计
改革开放后,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逐渐从速度向质量转变,随着城市设计水平的逐步提高,公共空间将成为展示城市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仅带来生态破坏,也改变了社会文化和经济结构,物理环境的质量改变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城市化是一个复杂、多维的概念空间,包含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在人口高密度集中的中国城市中,公共空间的集约化利用将成为城市设计走向新高度的表达,也是城市设计应对快速城市化带来相关城市问题的挑战。可以说,公共空间的集约化设计探索对中国城市而言具有非常实际的现实意义。城市公共空间是市民生活的社会场所,是城市环境的精华,是多元文化的载体和城市独特魅力的源泉,公共空间建设的整体质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大众的满意度。如何在多元的城市中建立起符合现代城市要求又满足生态文明需求的公共空间是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的当务之急。
现在许多城市广场公共空间已经重建,改建,被审美化、私有化、商业化。公共空间被划分并组织起来支持消费而不是其他形式的公共生活。这些过程不仅改变了公共空间的外观,也改变了市民的生活,对于社会群体而言,这个空间实际上是否真正的实现了”公共”?”优美、舒适、有序的公共空间迎合了这种需要,对实现人们的自身价值、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融合具有重要意义。而这种”动人环境#8217;的营造和”新的意义#8217;的赋予,就需要对公共开敞空间进行精心的、高质量的设计”。(邹德慈 2006 《城市规划学刊》)”因此,作为供市民大众了解复杂多样的世界和进行交流、聚会、娱乐及休闲的公共空间,就产生了各种相应的概念和形式,多元社会和技术的发展对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的演变产生了显而易见的影响”(柏景,周波 《城市规划与设计》)。
基于这一思想的设计案例如美国犹他州中心图书馆,该项目是对一个中心图书馆的改造。此次改造主要是为了展现创新性设计理念,设计方式与手段,是该地区社会交流与互动以及市民文化的基础。图书馆大楼与场地无论从外界还是室内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顶楼与地面无论在空间格局上还是景观元素的布置上也都联系在一起,形成一条流水线,非常漂亮。设计团队Civitas在该场地上设计了广场,喷泉,花园,而且对屋顶也进行了环境美化,可以用来进行日常活动,也可以举办大型的节日活动以及表演活动。公园和广场下面是一个地下停车场,可以容纳800辆小汽车的停放。可持续性的景观设计同样吸引了游客们的注意。再如澳大利亚的百年广场,他的成功之处在于将最新的流行元素作为公共空间的可能,并设计容纳不同尺度、强度的活动空间,并且经常策划符合帕拉马塔市的活动。景观设计去除了现有的商业购物中心,以现代的手法,用澳大利亚黑色花岗岩作为统一地面的铺装,同时用于边界的座椅和其他基础设施,尽量避免阻碍空间的使用。较大的露天广场铺装变化丰富,在没有活动时有很重要的喷泉。为了满足广场的灵活性和无障碍性,喷泉被设计成临时的,它不像池塘、游泳池或镜面水。因此,当喷泉关闭时,广场上的空间足以容纳综合的市场摊位、音乐会,观众们还可以在大屏幕电视前看到迷你足球赛。在非活动期间,广场上可移动桌椅、定制的座椅平台和漂亮的伞座提供供城市工作者和路过的人使用。他们常常在通过整个空间时感到非常享受,他们可在树荫下纳凉,或在邻近的喷泉休闲。自定义的平台也可为街头艺人提供非正式的舞台。该项目通过使用一个强大的、复合的和本地采购的材料板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性。这两个案例的设计让公共空间从单一主体向多元集合发展,使空间充满可变性和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