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设计学类 > 艺术设计学 > 正文

Transformation Space——南京大行宫广场可变性公共空间设计(三)开题报告

 2020-05-16 20:19:3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关键词:公共空间设计;可变空间;建筑与环境 ;景观设计

改革开放后,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逐渐从速度向质量转变,随着城市设计水平的逐步提高,公共空间将成为展示城市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仅带来生态破坏,也改变了社会文化和经济结构,物理环境的质量改变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城市化是一个复杂、多维的概念空间,包含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在人口高密度集中的中国城市中,公共空间的集约化利用将成为城市设计走向新高度的表达,也是城市设计应对快速城市化带来相关城市问题的挑战。可以说,公共空间的集约化设计探索对中国城市而言具有非常实际的现实意义。城市公共空间是市民生活的社会场所,是城市环境的精华,是多元文化的载体和城市独特魅力的源泉,公共空间建设的整体质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大众的满意度。如何在多元的城市中建立起符合现代城市要求又满足生态文明需求的公共空间是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的当务之急。

现在许多城市广场公共空间已经重建,改建,被审美化、私有化、商业化。公共空间被划分并组织起来支持消费而不是其他形式的公共生活。这些过程不仅改变了公共空间的外观,也改变了市民的生活,对于社会群体而言,这个空间实际上是否真正的实现了”公共”?”优美、舒适、有序的公共空间迎合了这种需要,对实现人们的自身价值、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融合具有重要意义。而这种”动人环境#8217;的营造和”新的意义#8217;的赋予,就需要对公共开敞空间进行精心的、高质量的设计”。(邹德慈 2006 《城市规划学刊》)”因此,作为供市民大众了解复杂多样的世界和进行交流、聚会、娱乐及休闲的公共空间,就产生了各种相应的概念和形式,多元社会和技术的发展对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的演变产生了显而易见的影响”(柏景,周波 《城市规划与设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本次毕业设计选择将城市公共空间作为设计主题,目的主要是为了展现创新性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理念,通过可变公共空间概念探索城市公共空间的创新型设计方式与改造手段。本课题主要涉及城市设计、景观设计等主要研究方向,通过对城市空间、社会、功能等交叉领域知识的应用探索适应城市功能、人口以及活动特征的新公共空间设计实践。所选地块位于南京大行宫广场及周边街区,红线范围西至太平北路、北至长江路、东至长白街,南至中山东路的围合区域内,该地块呈四边形,占地面积约为60000平方米,其中市民广场面积约为15000平方米。该地块位于城市核心区域,周边包含南京市图书馆、江苏省美术馆、总统府、中央饭店等多种公共功能的城市建筑,空间面积有限但使用需求多样,如何在有限的公共空间内实现各种功能的共存是本次毕业设计的设计重点。因此本设计立足可变空间的研究,包括城市公共空间空间形式和功能上的多变性,在尊重周边历史环境与建筑功能的前提条件下,延续空间肌理与空间形态,同时强化创新型的可变空间设计理念,使改造后的空间能够灵活的与周边建筑融合,塑造新型的城市空间功能,以此来达到空间最大化的集约利用。

该场地目前是较为混乱的,整个区域的规划零散,建筑与广场景观之间没有连接性。在这次的设计当中,我们组想从建筑与景观之间的关系、景观小品在建筑中的重要性和景观与周围街道之间的互动这三方面展开设计。首先,对地铁口和公交站台延伸设计,最快速度的在不妨碍交通的情况下快速的分散人流。其次,广场各个方位的出入口也要进行设计,使其能够在休息或节假日里对大量人流进行导向和分散。再其次,广场的设计形式怎样与周边建筑融合,让图书馆和美术馆的理念能够在室外也能够展开,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另外,功能上的可变尤为重要,如可晴雨两用的小品,部分区域白天为观赏之用,晚上就可用来收容流浪人士或是观影亦或是举办音乐节。

构建可变的公共空间,我们首先将进行地区周边建筑文化碎片分析,也就是所说的节点选择,调查他们的分布特征,相互关系。第二,因为空间方方面面的改变,我们希望通过空间联系性来调整道路分流的主次。第三,在设计中选择与应用流线元素,调查场地及周边的历史景观文化介质,在已形成的区域范围(文化的影射区)基础上进行表达,根据不同设计对象确定不同的元素应用方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