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管理学类 > 行政管理 > 正文

我国生态环境协同治理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2020-05-19 21:24:2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所呈现出来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日益激增。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30余年来集中出现,呈现出复合型和压缩型的态势。现今我国各级政府虽然尝试摆脱单一主体的环境治理并在协同治理领域做出积极的探索,但治理主体中的地方政府之间以及政府和包括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等主体之间的协同治理水平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存在着合作范围小、合作深度较低、合作效能不明显、合作尚未进入制度化阶段、合作组织化程度低和未形成长久机制的问题。正是基于协同治理主体不明确、效果不明显等严峻现状,本课题研究意义深远。

国内研究现状:①关于”协同治理”主体的研究。陈冬梅(2011)指出生态环境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从全球范围看生态环境治理主体包括国家、政府间的国家环境组织、非政府环境组织等。杨妍(2012)则认为公民环境参与和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机制对环境治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环境市民社会的完善和发展是环境善治实现的基础。②关于生态环境协同治理问题的研究。肖建华(2007)指出,生态环境是政府管理的公共领域,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市场是失灵的。市场失灵并不是政府干预的充分条件,市场机制解决不了的问题,政府也不一定能解决得更好。③关于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对策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余敏江(2014)的观点,他认为,当生态环境依赖于协同治理的实施过程时,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强制性规章制度的建立、管理运行机制的规范,以及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对协同治理的认同是这个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三个环节,当然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首先更有赖于一系列相关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余敏江提出,要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完善法律制度(包括环境信息知情制度、公众参与制度和环境行政奖励制度);第二,增进共容利益。只要存在共容利益,地方政府便会尽可能地保护个人权利,并保证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第三,培育信任机制。信任机制在生态环境治理中是一种比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更为灵活和人性化的治理手段。各治理主体间信任的存在能使双方对未来有一个明确预期,并达成互惠合作,从而减少交易成本。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课题研究或解决的主要问题:

我国生态环境协同治理问题研究

一 、课题研究概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