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类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正文

探究不同的加糖量对美拉德反应产物感官性质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0-05-19 21:32:39  

文 献 综 述 一、美拉德反应机理以及产物 美拉德反应是还原糖和氨基酸之间的非酶褐变反应,是食品热加工过程中产生香味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反应过程很复杂,迄今为止,J.E.Hodge等人在1953年提出的网络图解仍然是对美拉德反应公认的最经典的诠释。

一般认为,美拉德反应分为三个阶段以及三个反应路线。

3个阶段分别是初期阶段、高级阶段和终极阶段。

初期阶段,还原糖的羰基与氨基酸的氨基生成氮取代的糖基胺(希夫碱,Schiff Base),它不稳定,容易发生不可逆重排产生中间产物。

对于醛糖,重排产生稳定的阿马多利产物(Amadori Products,ARP);而对于酮糖,则是产生海因氏产物(Heyn#8217;s Products,HNP)。

此阶段,ARP有3种降解途径:支路1.还原酮路线,即酸性条件下,阿马多利重排化合物1-氨基-1-脱氧-2-酮糖脱掉氨基后进行1,2-烯醇化反应,进一步降解脱掉一分子水后环化生成羟甲基糠醛、甲基呋喃醛或呋喃醛;支路2.Osulose路线,即碱性条件下,同支路1,2-氨基-2-脱氧-1-醛糖先脱掉氨基,然后发生2,3-烯醇化反应,进一步降解则生成羟甲基糠醛化合物、产生还原酮类及脱氢还原酮类;支路3.斯特勒克降解(Strecker degradation) 路线,氨基酸降解成为少一个碳原子的醛类。

高级阶段,缩合产物的降解,会生成高度活性的化合物,产生极少量的某些荧光化合物和褐色物质 (可用来监测美拉德反应)。

通过对蛋白-多糖反应路线以及生成机理探讨,有利于对美拉德反应产物的生物可利用性和毒理学进行研究#172;[1]。

二、大豆分离蛋白酶解技术 大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但由于大部分大豆蛋白质的分子量都在十万以上,内部结构复杂,使大豆蛋白的消化率远不及牛奶等动物蛋白,小分子的蛋白则易于被人体吸收,具有多种功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用大豆分离蛋白酶解技术制取大豆肽成为研究热点[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