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文献综述
2020-05-21 22:14:37
文 献 综 述
一、引言
20世纪是人类面临严峻的环境挑战,进而走向可持续发展而载入史册的世纪。在传统发展观、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影响下,地球出现了严重的环境公害和生态破坏,随后又出现了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等全球性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当代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也威胁着后世的生存和未来。近年来,中国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隐藏在于其后的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显现,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开始反思经济奇迹的代价,探讨如何在实现高速增长的同时保护好环境,以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持续发展。
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执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大量引进外资发展经济,实施出口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加强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同世界经济的接轨,迅速缩小这中国通世界先进国家的经济差距。这一继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之后的又一成功事例,被称之为:”中国奇迹”。不幸的是,中国在取得”中国奇迹”的同时,也发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中国的城市污染相当严重,被垃圾包围的城市也不足为奇。随着环境污染的增加,健康受害和环境破坏有可能更为扩大,这会严重影响中国的未来可持续发展。如何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已经成为关注的问题,因此,建立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非常重要。
二、中国的环境与经济发展研究现状
高翔(2000)对济南市城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做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济南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良好,并根据济南实际情况就如何协调两者关系提出了一些建议。宁小莉(2008)运用层次分析方法从综合环境效益和综合经济效益两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建立模型,定型与定量相结合,确定包头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类型。牛林海和祁茹涛(2009)在国内外几种主要的关于经济与环境协调度的表达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西宁生态环境、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具体对策。黄以缕和邱健斌(2010)以厦门为例,建立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模型和判断标准,利用因子分析与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厦门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进行定量评价。
三、国外的环境与经济发展研究现状
Mishan(1973)认为,经济增长提供给人类更多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的污染物,环境质量的不断下降,从而使福利变为负效应。GeorgescuRogen(1971)和Daly(1977)认为,根据热力学第一、二定律,经济活动中生产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转换必定会导致熵的损失,一部分能量会转换为无法利用的废弃物。消费和产出的增长必定要引起环境恶化,绝对稀缺性会越来越突出,经济的增长最终会趋于停止。Sieber(1982)和Opschoor(1992)认为当经济活动的规模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时,生态系统将崩溃,从而将限制人类的经济增长。Myrdal(1989)等从福利的角度研究经济增长的生态极限,认为经济增长并不意味着社会福利的增加,环境使用中的负外部性使得收入和福利之间存在缺口,产出的增长会加重污染和环境的恶化。Hettling(1989)在投入产出模型中增加了不同类别能源转换矩阵,分析电力、石油、煤等能源组成对于环境与经济的影响。
Grossman(1991)和Krueger(1991)认为经济增长是通过规模、技术和结构效应来影响环境质量的。Komen(1997)指出富裕的国家会在研发上投入更多,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新技术和更清洁技术替代污染技术和过时技术,从而提高环境质量。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