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流移动支付对比研究文献综述
2020-05-22 20:58:59
1.选题依据
1.1国内外移动支付发展迅猛
移动支付时代已经到来了, 据统计,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全球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分别为489亿美元、861亿美元和1631亿美元,连续两年增速超过70%。同一机构预计,2013年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将达到2354亿美元,其中非洲、亚太、北美和西欧是移动支付开展较好的地区。移动支付普及率最高的地区是非洲, 亚太地区以日本和韩国为代表, 北美地区中,美国的移动支付产业发展较好,远程支付是主要方式,占90%的交易量,其中PayPal2011年的交易额达40亿美元。西欧地区中,短信支付、移动互联网支付是移动支付的主要形式,如英国的移动支付平台Monitise,主要基于这两种方式开展业务。近场支付的发展则相对缓慢,法国移动运营商Orange在尼斯部署的基于NFC技术的移动支付生态系统是较为成功的近场支付试点,参与方包括虚拟商品内容提供商NRJ、交通公司以及金融机构等。
目前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条,众多商业银行、通信运营商和第三方支付组织的积极参与,有力地促进了此项新兴产业的发展,支付范围涉及转账汇款、网上购物、自助缴费、手机话费、公共交通、个人理财等诸多小额支付领域。各项发展环境条件也较为完善,移动通信网络发展成熟,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网络经济发展迅速,信息化程度较高,社会信用体系逐步完善,并且关于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体系逐步成熟,这些条件都极大的有利于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移动支付可以分为远程支付和近场支付两种。远程支付是通过发送支付指令或借助支付工具来实现的支付,它跟基于 PC 的网上支付有很多类似之处,可以认为是基于手机的移动互联网支付。而近场支付,也称现场支付,是利用无线射频技术,实现手机刷卡支付。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6年版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前景趋势分析报告认为,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黄金时期,2014年我国移动支付业务金额达22.59万亿,同比增长134%,其发展速度之快,影响力、冲击力之大超乎想象。
1.2 我国移动支付竞争激烈
2015年3月召开的两会上亦提出我国将继续大力推动移动互联网发展。移动支付的发展必然与支付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人脸、虹膜等生物识别技术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金融支付,未来生物密码的研发也必将成为数字密码的有效补充,在支付效率和支付安全上带来全新体验。由于在整个产业链中,运营商、金融机构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加之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介入,整个行业的竞争可谓是战火纷争、硝烟弥漫。2013 年,三运营商各显神通,先后推出”手机钱包”业务: 其中,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合作,最先推出移动支付平台以及基于该平台的手机钱包,接着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也分别联合多家金融机构发布各自的手机钱包产品。除了运营商,IT 巨头们也不甘示弱纷纷应战。战争打得最响的当数腾讯和阿里巴巴。有支付宝占据龙头老大的位置,财付通永远只能低下头。但在移动支付战场,腾迅却在 2013 年 8 月抢先推出了微信支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移动支付市场。已经支持微信支付的不仅包括 QQ 充值、微团购、优酷、当当网、微信电影票等线上支付,王府井百货、麦当劳、太平洋咖啡等线下实体企业也已接入微信支付。而老对手阿里巴巴也是卯足了劲地争夺移动支付市场。通过对用户实行信用卡还款时使用移动端免费而 PC 端收费,将用户从 PC 端引向移动端,接着推出同样可以实现 O2O 的支付宝钱包,足见阿里巴巴抢滩移动支付市场的决心。
2. 研究现状
2.1 移动支付定义
移动支付,就是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支付的一种方式。由于一般是基于手机终端,因此也称为手机支付。Fraunhofer FOCUS将移动支付定义为:”任何使用了移动装置的支付。这里移动装置可以是用来发起支付请求、激活和/或确认支付。移动支付论坛(Mobile Payment Forum)根据可以通过无线方式发生支付行为的特性给出了以下”移动支付”的定义为:移动支付是指交易双方为了某种货物或者业务,借助移动通信设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的商业交易。移动支付所使用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PDA、移动PC等。我国05年出台的《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给出的定义为:”移动支付是指单位、个人(以下简称用户)直接或授权他人通过移动通讯终端或设备,如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发出支付指令,实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的行为。”
2.2 移动支付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