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管理学类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正文

大学生个人信息安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南京高校为例文献综述

 2020-05-22 21:11:01  

文 献 综 述

一、选题背景

网络的普及,可以使人们更快捷地共享信息和利用信息,但是,随之而来的网络个人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担忧和重视。通过网络侵害隐私权,利用个人信息泄露进行的不道德行为和计算机犯罪逐年攀升。近年来,骚扰电话、骚扰短信以及垃圾邮件对人们来说已经屡见不鲜,利用网上个人信息泄漏进行诈骗的案例亦不在少数,轻则骗取钱财,更有甚者利用他人个人信息进行刑事犯罪。

事实上,在许多行业,个人信息倒卖甚至形成了”黑金产业链”。尤其在电信、银行、保险、互联网等诸多行业,都有不少专门收集和出售个人信息的机构。在这里,个人信息成了这些人明码标价的”摇钱树”。只要肯掏钱,就能得到相关人员的姓名、年龄、住址、联系方式、银行账号等信息。

由于这些个人信息的泄露,近年来高校大学生个人信息权益受到侵犯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而由此引发的法律诉讼也日益增多,这使得如何构建大学生个人信息保护机制成为高校教学与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网络时代信息的迅速传播为个人信息权益的侵犯提供了便利条件,面对无穷无尽的欺诈信息和没完没了的短信或电话骚扰,如何保护个人信息权益,防止个人信息的滥用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校大学生成为现阶段个人信息权益受到侵害的主要群体之一,亟待加强立法保护并完善制度建设以有效保障大学生的个人合法权益。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的研究状况

国外对这一问题的重视要早于国内,Warren和Brandeisy在1890年,于”哈佛法学评论”提出了”隐私权”(The Right to Privacy)论文,文中关于隐私权进行了讨论。1997年,克林顿政府公布了《全球电子商务发展框架》报告,其中,把保护网络隐私权作为一项基本原则提了出来。除此之外,国外还有对整体公民的个人信息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有些调查研究主要针对某一群体进行的,例如美国的Jerry Finn《A Survey of Online Harassment at a University Campus》研究,是针对在校大学生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进行的研究,主要从网络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大学生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个人信息的公开程度以及什么原因造成信息泄露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大学生网上个人信息泄露以及问题解决措施。

关于个人信息的定义,学界主要存在两种观点:”隐私说”和”识别说”。美国的教授Parent就是”隐私说”的代表。他认为个人信息是指信息主体所不愿向外透露的或是个人极敏感而不愿他人知道的信息。Milber则认为个人信息就是个人隐私,而隐私侵犯基本是指对个人信息未经授权而进行收集和传播。A.F.Westin认为隐私是个人、组织、或机构有权决定何时、如何将自身更多的信息来与他人交流。美国国家安全通信以及信息系统安全委员会(NSTISSC)对信息安全所作的定义认为信息安全是对信息及信息系统关键要素的保护,包括信息的使用、存储方式、信息的传输过程和系统硬件。

(二)国内的研究状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