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羟苯基)苯并噻唑衍生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文献综述
2020-06-08 21:10:01
1.引言 1.1荧光探针的现状和发展 分子荧光是激发态分子衰变到基态的过程中所伴随的一种发光现象,分子的荧光光谱特性可用来作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手段。
荧光分析法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由于它具有灵敏度高、线性动态分析范围宽、所需试样量少、方法简便快速且选择性好等种种优点,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十世纪 70 年代以来,在其它学科的迅速发展和推动下,随着激光、计算机和电子学等诸方面的新技术成就的引入,大大加速了各种新型荧光分析仪的问世和各种荧光分析新方法、新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荧光分析法在理论和应用方面的进展,使荧光分析法不断朝着高效、痕量、微观和自动化方向推进,不断地拓宽其应用领域 [1]。
由于荧光分析方法的这些优点,在分析化学,特别是在生物分析中有较广泛的应用 [2-4]。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蛋白质、核酸及细胞标记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同位素标记方法已不能适应当今的发展。
而发展起来的荧光探针技术已经在蛋白质、核酸、细胞检及免疫分析等方面显现出巨大的潜能 [5-10]。
荧光探针技术具备高度灵敏性和极宽的动态响应时间,可以使研究人员高灵敏和高选择性地检测复杂生物分子,包括活细胞中的特定成分 [11-15]。
尤其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荧光化学传感器和分子信号系统更是使荧光探针技术的应用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和扩充。
如今,它的应用已深入到药物学、生理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等诸多领域 [16]。
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对活性高、特异选择性好和灵敏度高的新型荧光探针的需求就显得越来越迫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