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腔效应对OLED出光影响的模拟文献综述
2020-06-29 20:30:31
文 献 综 述 1.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及绿色能源,对于能源的的有效利用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作为最大的电力消耗的显示和照明行业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而在显示器技术方面,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显示器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屏幕、高清晰度、低能耗、轻薄小巧等都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
但作为成熟发展的液晶显示,却存在一些致命的缺点,其本身不能发光,需依赖背光源或环境光源才能发光,这些都制约着液晶显示向绿色能源产品的发展;而对于照明,目前市面上的灯泡效率几乎已经达到饱和,但是固态照明还有机会开发出更高发光效率的产品,对于节约能源有非常好的效果。
在这种背景下,OLED作为一种节约型光源就应运而生了。
OLED的发光属于电激发光,由于有机电激光过高的电压与不佳的发光效率,它并没有得到重视。
直到1987年,美国柯达公司的邓青云博士以及Steve Van Slyke发布以真空蒸镀法制成多层式结构的OLED器件[1],可使空穴与电子局限在电子传输层与空穴传输层的界面附近再结合,大幅改善了性能。
这种低工作电压与高亮度的商业应用潜力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1990年,英国剑桥大学的J Burroughes及Richard Friend等人[2]成功地开发出以旋转涂布方式将高分子应用在OLED,即高分子发光二极管(也称PLED),对于OLED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997年,Forrest等人[3]发现磷光电致发光现象,更突破了过去量子效率的限制,使显示技术的研究进入一个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