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材料类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正文

溶剂化电子引发乙烯基单体的聚合动力学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8 20:42:51  

文 献 综 述 1、前言 1864年,Weyl,W.[1]观察到液态氨溶解碱金属产生蓝色光谱,在实验中他们首次将碱金属溶于液氨溶液中,发现反应生成一种淡蓝色溶液,并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碱金属的溶解量增多,溶液颜色也从起初的淡蓝色逐渐加深。

这一惊人发现引起了当时许多科学家的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溶液的颜色变化?在经过许多化学家与物理学家的深入探讨与研究,于1918年Gibson和Argo明确提出了溶剂化电子的概念[2]。

他们认为碱金属液氨溶液变蓝现象是由于一种溶剂化电子的存在,由此对溶剂化电子的研究工作正式展开。

溶剂化电子,又叫溶剂合电子[3],是一类重要的电子载体。

它是由脉冲辐射、多光子电离或电子光解吸附溶剂等方式产生的过剩电子与周围溶剂分子发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弱束缚电子[4]。

溶剂化的本质是离子-偶极作用,即极性溶剂分子一端带有正电荷,另一端带有负电荷,如正离子与溶剂的负荷,负离子与溶剂的正荷互相吸引,则称为离子-偶极作用,也称为离子-偶极键[5]。

众所周知,电子在溶液中是很不稳定的,寿命也很短暂,当前聚合物的原始合成方法已无法满足聚合物合成过程中对材料的结构多样性,以及对高均匀性的需求,从而阻碍了聚合物的发展。

自从溶剂化电子被人们发现之后,它在化学中得到人们的广泛应用,为聚合物合成带来了许多新方法。

例如,使用活性物质(碱金属),适当溶剂中的碱金属可以产生溶剂化电子(单电子化学)或亲核试剂(双电子化学),该方法使当前的单体库更加多样化,扩大了合成或加工工具箱,并引入了新的聚合物结构[6][7][8]。

溶剂化电子是一种高活性物种,具有很高的扩散系数和迁移率,可作为强还原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