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与K7BW11O39Ni共掺杂聚苯胺材料导电性能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6 15:16:51
1977年,Shirakawa及J.Heeger和A. GMacDiarmid[1][2]三位科学家将I2及AsF5掺杂加到聚乙炔中,并制成薄膜,测得电导率达1000S/cm以上。
这一重大发现说明导电高分子具有类似金属的优良导电性,他们也因此荣获了2000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
此后,对导电高分子的研究一发而不可收。
导电高分子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到分子生物电子学、无线通信、显示器件和电化学存储系统等诸多领域[3]。
在这些导电聚合物(如聚乙炔、聚吡咯、聚噻吩、聚苯胺等)当中,聚苯胺(PANI)受到广泛关注与研究,因为它独特与易操控的化学和电学性质[4],热学[5]和良好的稳定性#8212;#8212;在水中和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6];降解时产生的醌式分子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其降解,从而提高PANI的稳定性[7]。
此外,因其结构的灵活性,PANI可用于防腐外衣、能量存储系统、气体传感器和电致变色、电催化装置[8]等领域。
掺杂是一种电子迁移的过程,即将导电高分子链中迁移出电于,使之从绝缘态转变为导电态。
掺杂的实质是氧化还原反应,具体的说,将电子从π占有轨道中拉出来,或者是将电子加入到π空轨道中,使得相邻轨道间能级差减小,从而提高高分子材料的导电率[9]。
具体到聚苯胺,PANI的电活性源于分子链中的P电子共轭结构:随分子链中P电子体系的扩大,P成键态和P*反键态分别形成价带和导带,这种非定域的P电子共轭结构经掺杂可形成P型和N型导电态。
聚苯胺的掺杂过程中,电子数目不发生改变,而是由掺杂的质子酸分解产生H 和对阴离子(如Cl-、硫酸根、磷酸根等)进入主链,与胺和亚胺基团中N原子结合形成极子和双极子离域,到整个分子链的P键中,从而使聚苯胺呈现较高的导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