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材料类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正文

水泥预分解系统中SO2的分布及减排文献综述

 2020-06-23 21:00:49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1.国内外预分解技术的发展 预分解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煅烧技术。

它是在悬浮预热器和回转窑之间,增设一个分解炉或利用窑尾烟室管道,在其中加入大约60%[8]的燃料,使燃料的燃烧放热过程与生料的吸热分解过程同时在悬浮态或流化态下极其迅速地进行,使生料在入回转窑之前基本上完成碳酸盐的分解反应,因而窑系统的煅烧效率大幅度提高。

1.1预分解技术的诞生和发展 20世纪70 年代初期至中期,为预分解技术的诞生和发展阶段。

1964年,德国Dottenhausen水泥厂用含可燃成分的油页岩作为水泥原料的组分,为避免可燃成分在低温部分过早挥发,在悬浮预热器的中间级喂入含油页岩的生料,提高了入窑生料的分解率,开创了预分解技术的先例[2]。

1966年,德国一家水泥厂首次在一台旋风预热窑的预热器内安装了促进预分解的二次燃烧装置,突出了窑头喷燃器外”第二热源”的理念。

1971年,日本IHI公司与秩父水泥公司共同开发了SF窑(Suspension Pre-heater-Flash Furnace)[9],这是第一台真正意义上使用高级燃料在分解炉内作为第二热源的回转窑,从而标志着预分解窑的诞生。

同年,三菱综合材料公司研制出MFC炉[10]。

1972年,小野田水泥公司开发出RSP炉[11]。

1974年,川崎公司和宇部水泥公司的KSV炉研制成功[12]。

之后,又相继出现了FLS公司的SLC炉[13],Polysius公司的Prepol炉,KHD公司的Pyroclon炉等分解炉[1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