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材料类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正文

赤泥质轻集料混凝土界面过渡区形成机制研究开题报告

 2020-04-23 19:54:1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轻集料混凝土具有比强度高、保温隔热、抗震等诸多优点,符合现代混凝土工程高性能、功能化的发展趋势,在大跨度桥梁和高层建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2]

目前,轻集料混凝土高强化的主要措施包括轻集料的高强化和中低吸水率化,以及掺加硅灰、粉煤灰等高活性掺合料,这些措施在提高轻集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同时,也增加了轻集料混凝土的自重和成本。因此,研究如何利用高吸水率、中高强度等级轻集料制备高强轻集料混凝土成为轻集料混凝土发展的关键。

文献研究表明[3-7]:轻集料高强混凝土使用的轻集料需做预湿处理,凝结硬化时预湿轻集料作为内养护材料释水使界面区浆体水化相对基体更为充分,形成性能优于水泥石基体的界面区,使得界面区不再是轻集料混凝土中最薄弱的区域,进而改善轻集料高强混凝土的性能。因此,若能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从细观和微观角度提出优化轻集料周围界面区形态、组成与微结构的方法,将大大提升轻集料高强混凝土的性能,从而实现利用高吸水中高强度等级轻集料制备高强轻集料混凝土的目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基本内容:

在预湿轻集料高强混凝土中,由于高吸水轻集料的释水养护作用使其周围浆体水化更充分,形成一层强度更高、结构更密实的界面区,若预湿轻集料为球形,则形成“拱壳”状界面区。通过研究轻集料的配方组成、烧结温度制度、胶凝浆体的水胶比、养护制度对拱壳状界面区形成的影响,确定合适的拱壳状高强致密界面过渡区的形成条件。

①不同的原料配方组成,烧结温度制度的轻集料具有不同的吸水倍率、强度、孔结构,对轻集料混凝土拱壳状界面区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原料配方组成、烧结温度制度对赤泥质轻集料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赤泥质轻集料组成、结构和性能的相关性。确定形成拱壳状界面区的轻集料配方组成和烧结温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1-3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完成英文翻译。明确研究内容,了解研究所需原料、仪器和设备。确定技术方案,并完成开题报告。

第4-6周:研究原料配方组成、烧结温度制度对赤泥质轻集料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赤泥质轻集料组成、结构和性能的相关性。确定形成拱壳状界面区的轻集料配方组成和烧结温度。

第7-8周:研究不同吸水倍率、粒径、粒型的预湿轻集料在低水胶比胶凝浆体中自由水分分布和轻集料对胶凝浆体中拱壳状界面区尺度、厚度的影响,确定合适的吸释水倍率、粒径、粒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h.wilson, v. malhotra. development of high strength lightweightconcrete for structural applica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cement composites and lightweight concrete,1988,10(2):79-90.

[2]吴中伟,廉惠珍. 高性能混凝土[m].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21-107.

[3]arnonbentur, shin-ichi igarashi, konstantin kovler. prevention of autogenousshrinkage in high-strength concrete by internal curing using wet lightweightaggregates[j].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2001, 31(11): 1587-159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