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S介孔生物玻璃制备及其药物载释文献综述
2020-05-22 21:12:34
1.引言
骨是由胶原纤维和矿物相组成的,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与创伤、感染、肿瘤切除或和年龄有关的疾病,如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等,往往需要进行骨替代或者骨移植。然而移植时可能会导致疾病的传播,且需要进行免疫抑制药物的管理。
在1969年,Hench等人[1]发现了某些玻璃成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结合能力。通过界面和细胞反应,生物活性玻璃形成碳酸磷酸钙表面层,能与宿主骨发生化学键合,这种骨结合行为称为生物活性。
介孔生物活性玻璃是一种硅酸盐性质的异质移植材料, 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以及可加工性能, 与骨和软组织都有良好的键性结合。该材料具有碱性弱、颗粒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等优点。因此,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在与高分子材料复合时具有其他生物玻璃粉体不可比拟的优势, 成为骨组织工程中有机-无机复合支架材料的侯选材料之一。
自1992 年Mobil 公司首次报道合成了介孔材料MCM-41[2]以来,介孔材料的应用研究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介孔材料因合成条件不同其形貌也不同,分别有薄膜状、棒状、纤维状、微球体、纳米管状及囊泡状[3]等。因介孔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均一的孔道排列、物理稳定性、无毒副作用和孔径可调等特性,广泛应用于生物活性酶的吸附固定[4-6]、生物催化[7-8]、蛋白质水解[9]、气敏元件[10]、DNA 传递释放[11]以及药物控释[12-13]等。
2.介孔生物玻璃
2.1 介孔材料
介孔材料,也称为介孔结构材料或简单的介孔,属于纳米材料,可在纳米尺度上调整其性能。具体而言,根据IUPAC命名[14],介孔材料的孔径在2#8211;50nm范围。
介孔材料根据其化学组成可分为非硅基和硅基两大类。前者包括磷酸盐、过渡金属氧化物以及硫化物等。它们的组成元素存在可变的化合价态,具有硅基材料无法达到的性能,但是其热稳定性较差,目前还不了解其完善的合成机理。硅基介孔材料的研究己基本成熟,因此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根据材料的介孔结构是否有序,可将介孔材料划分为无序介孔材料和有序介孔材料。
介孔材料的结构具有以下特点:(1)长程结构有序;(2)孔径分布狭窄,在1.5 nm至10 nm范围内可调;(3)比表面较大,可达1000 m2/g以上;(4)孔隙率较高;(5)材料表面含有丰富的不饱和活性基团。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蒸养纤维掺杂高铁低钙水泥混凝土的抗海水冲磨性能研究文献综述
- TIPA对水泥-锂渣体系力学性能和水化性能的影响外文翻译资料
- TEA对锂渣-水泥复合粘结剂流变性能及水化性能的影响外文翻译资料
- 硫酸铝无碱液体促进剂的效果研究烷醇胺对硅酸盐水泥水化过程的影响外文翻译资料
- 新型C-A-S-H/PCE纳米复合材料:设计表征和对水泥水化的影响外文翻译资料
- 工业中碳捕获技术以及以水泥回转窑作为核心的吸附再生器外文翻译资料
- Ca/Al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制备及其结构对水泥早期强度的影响外文翻译资料
- 蒸汽养护后混凝土养护方法对混凝土机械强度和透气性的影响外文翻译资料
- 含白云石或石灰石的偏高岭土水泥在相组成与抗压强度的异同外文翻译资料
- 与硅质铁尾矿结合的混凝土的耐久性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