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电子信息类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正文

一种便携式光电浊度计设计开题报告

 2021-12-14 21:53:3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浊度是用以表示水的清澈或浑浊程度,它是反映水质优劣十分重要的指标之一,它不仅可以反映水的感官质量,还反映了水的内在质量。良好的饮用水必须晶莹剔透,不含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和有机物等,能给人以安全、舒适之感。我国新近颁布的《生活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479-2006),已把浊度限值由原来的 5NTU 修改降低至1NTU(水源和静水技术限制时为 3NTU),因而对浊度的测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国产浊度仪器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比,明显处于劣势,国外产品占据了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然而,国外产品价格昂贵,售后服务差。为此,本文结合有关科研课题,开展了便携式光电浊度仪的研究与设计工作。通过对国内外浊度仪发展现状的分析,针对我国浊度计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本文设计选择光电式浊度测量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理论推导,并设计出相应的便携式光电浊度计。因此,本文的研究意义不言而喻。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浊度计发展起步早,技术也比较成熟,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国外许多仪器仪表公司都推出了技术先进、性能优良的浊度计,目前,已占据我国主要市场。国内浊度计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罗明富,2010)。

目前,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品牌有:美国HACH公司系列浊度计,英国AABB Kent公司系列浊度计,德国E H系列,美国Rosemount系列,日本横河公司系列等。这些新型仪器都采用单片微计算机技术。并且通过特定的技术使之实用性较强,但是,也比较昂贵。

国内起步较晚,早期采用指针式指示,20世纪9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并形成一定的规模。目前,上海雷磁仪器厂、武汉沃特公司等生产的系列浊度计都达到较高的水平。比较国内外仪器,我国浊度计整体水平较低。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首先,本文强调了浊度测量的重要意义,阐述了国内外浊度仪发展现状,从中比较了国内外浊度仪的各自特点。

然后,针对国外仪器昂贵和国内浊度仪的不足的特点,设计了一种符合 ISO7027-1999 国际标准的以光电为光源的新型便携式浊度仪。阐明了浊度测量的有关理论基础,包括浊度的定义、单位和各种测量方法等。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各种测量方法,本文选择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的 光电式浊度测量法。

基此,提出了便携式光电浊度仪的总体设计。阐述了浊度传感器的设计:光电器件的选型,独特的方形水样槽的机械设计等,着重阐述了浊度仪传感器的设计。

便携式光电浊度仪的硬、软件设计。采用单片机,开发了浊度仪的控制电路,并特别设计了微弱信号处理电路和光源恒流驱动电路。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a)国内外研究现状调研;5天时间。

(b)浊度计理论基础研究;7天时间。

(c)基于此提出光电浊度计的设计原理;7天时间

(d)设计光电式浊度计的整体方案;7天时间。

(e)软件、硬件的设计;25天时间。

(f)撰写毕业设计。15天时间。

预期效果:

(a)设计出一种便携式光电浊度计;

(b)撰写本科毕业设计一份。

4. 参考文献

[1] 罗民富. 便携式光电浊度仪的研究[D]. 重庆大学, 2010.

[2] 蔡岳. 散射式红外浊度计[D]. 华中科技大学, 2013.

[3] 康亚. 一种新的经济型智能浊度仪研究 [D]. 重庆大学, 2008.

[4] 孙墨杰, 张庭, 王军, 等. 基于 Cygnal 技术便携式浊度仪的设计与应用[J].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2009, 36(4): 54-56.

[5] 夏江涛, 花城. 基于 PCI-9846H 的光电式双通道液体浊度测量系统[J].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13 (11): 108-110.

[6] 秦华伟, 周红伟, 叶瑛, 等. 应用于龟山岛热液喷口探寻的散射光式水下浊度仪研制*[J]. 热带海洋学报, 2013, 32(1): 76-80.

[7] 张琴, 郑立华, 李民赞, 等.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便携式水体浊度检测仪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 2013, 2.

[8] 宋大欢, 王勤华, 陈璞. 便携式水中有机物快速测定仪的研制和应用[J]. 现代科学仪器, 2009, 1: 016.

[9] 吴星五, 唐秀华, 朱爱莲. 散射式浊度仪的改进和应用[J]. 工业用水与废水, 2001, 32(4): 8-1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