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共振谱的计算开题报告
2021-03-24 23:38:4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目的这次设计主要是分析金膜和银膜对共振谱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找出,在某种波长的入射光下最合适的金属材料与相应的金属厚度;因为共振波谱的缺失频段可以直接反映出与金属膜接触的物质折射率,所以可以通过分析共振谱的特点得到此时待测物质的性质;为了更精确的检测某种特定物质,可以在膜层表面涂上一层类似接受体,此接受体在生物化学检测中只能接受专一的化合物,从而在检测时能更加灵敏、精确,借此可以分析这种做法的可行性与优点;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现如今spr技术的发展现状,对比分析各种类型的传感器的优劣与应用的范围,从而找到改进传感器灵敏度的思路。
(2)意义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1)基本内容
本论文在于通过了解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technology,spr)的基本原理,弄清spr技术如今的发展状况与可以预想到的广阔未来,对spr技术做理论分析,计算得到三层和四层膜结构的spr传感器的共振谱,以便可以得到一系列各个参数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入分析入射光波长、金属材料的性质、金属层厚度及粘连层对spr传感器的各项性能参数(共振角度、共振宽度和共振深度)的影响。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1-3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明确研究内容,了解研究所需背景知识(spr共振技术的原理、发展状况)。确定方案,完成开题报告。
第4-5周:掌握单层和多层膜反射系数的计算方法,并做好金膜和银膜镀层的spr共振谱的仿真,并采用实验验证所得到的理论结果,做好处理分析。
第6-7周:在上述基础上计算三层和四层结构的spr传感器的共振谱,分析各个因素对共振谱参数的影响。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 周强. 基于金属/介质膜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系统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14.
[2] 梁枫, 李方亮, 刘人华. 波长及金属膜厚度对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影响[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 32(6):68-73.
[3] yamamoto m.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 theory: tutorial[j].encyclopedicreference of immunotoxicology, 2008, 14(4):388-398.
[4] 吴世康, 汪鹏飞.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一种新型化学检测方法的原理[j].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08, 26(2):15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