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电子信息类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正文

二氯乙烯三种同分异构体的光谱特性和光解离开题报告

 2022-01-27 21:43:56  

全文总字数:2631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氯乙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很多领域都涉及到它的特性研究。在军品、药品、食品包装业广泛应用的聚偏二氯乙烯就是以过氧化物或偶氮化合物为引发剂,二氯乙烯也是vocs中的一种,在大气中参与光化学反应,在当前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研究二氯乙烯的光谱特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gaussian09中的密度泛函dft中 b3lyp方法在不同基组水平上对分子的结构优化、红外光谱计算、拉曼光谱计算,都十分的成熟。本课题采用gaussian09中的密度泛函dft中 b3lyp方法在分别在低基组hf/3-21g和高基组6-31g (d,p)水平上对二氯乙烯分子基态、离子态、激发态进行了分子结构的优化、红外光谱的计算。本课题又通过从头算cis方法计算了二甲苯分子及其低激发态,且通过cis能量计算得到二氯乙烯分子的紫外光解离动力学,这对分析各个激发态的跃迁几率、吸收波长及振子强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所计算的数据对二氯乙烯分子的激发态的振动模式进行解离分析,对解离碎片能量分配进行探讨,最后进行比较分析。

国内外研究现状

分子光解动力学是分子反应动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在物质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分子在激发态上的行为几乎占据了主导地位, 所以对于分子激发态的性质的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光电离和光解离是我们理解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途径。原子的光电离对于谱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分子的光解离有助于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在物质与分子的相互作用中, 光与分子的相互作用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臭氧层的破坏机制、细胞的紫外受损机制和视觉的产生等都与分子电子激发态无辐射过程紧密相关。采用时间分辨研究方法,可实时观察这些超快无辐射过程,进而深入研究这些超快过程的动力学机理。目前在实验室中已经能够产生功率密度在1015 ~ 1022 w/cm2 以至更高的强场, 这种场强范围已经覆盖了从强场到相对论光学区域, 涉及到原子分子物理、光物理、等离子体物理、流体力学、核物理以及天体物理等众多的领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完成本课题首先要学习掌握gaussian09的基本使用,包括基组的比较选择、红外和拉曼光谱的分析以及化学键的相关数据分析,以及在紫外光条件下,物质解离后光能量的分配,光反应通道的具体分析及标示,具体的方案如下:

1、通过低基组hf/3-21g对二氯乙烯三种同分异构体的分子、低激发态、离子态构型进行初步优化。

2、通过dft中b3lyp/6-31g (d,p)对二氯乙烯三种同分异构体的分子、低激发态、离子态构型进行精确优化及振动频率的计算,得到光谱图。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完成本课题首先要学习掌握gaussian09的基本使用,在gaussian09中先构造二氯乙烯三种同分异构体的分子的初始构型,再进行相关的计算因此方案如下:。

考虑到计算时间和稳定构型的差别,故先在hf中的3-21g低基组上优化构造二氯乙烯三种同分异构体的分子得到精度较低的基态构型,同样的思路对二氯乙烯三种同分异构体的分子的低激发态和离子态构型进行精确优化及振动频率的计算,得到二甲苯分子、低激发态、离子态稳定构型、红外光谱,并对在dft中b3lyp/6-31g (d,p)下得到的二氯乙烯三种同分异构体的分子第一激发态的高精度稳定构型进行频率计算得到了前n个激发态的uv-vis 光谱,最后对其进行了解离分析。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预计的论文进度如下:本学期末完成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任务书的撰写,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初步预定在四月中旬完成毕业论文的初稿(依据实际情况而定),结合指导老师的具体指导与修改进度,希望在五月下旬完成毕业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zhu j s, deng j k, ning c g 2012 phys. rev. a 85052714

[2] clementi e,corongiu g. 化学通报( chemistry ) ,2008,71:563

[3]刘宏民. 实用有机光谱解析[m].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8:9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