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电子信息类 > 通信工程 > 正文

基于蚁群算法的TSP研究与实现文献综述

 2020-04-14 17:21:59  

1.目的及意义

1、目的及意义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在计算机自动控制领域中, 控制和优化始终是两个重要问题。使用计算机进行控制和优化本质上都表现为对信息的某种处理。随着问题规模的日益庞大, 特性上的非线性及不确定性等使得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人们从生命科学和仿生学中受到启发, 提出了许多智能优化方法, 为解决复杂优化问题(NP- hard 问题) 提供了新途径。

蚁群算法(Ant Colony Algorithm, ACA) 是Dorigo M等人于1991年提出的。经观察发现, 蚂蚁个体之间是通过一种称之为信息素的物质进行信息传递的。在运动过程中, 蚂蚁能够在它所经过的路径上留下该种信息素, 而且能够感知信息素的浓度, 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运动方向 。蚁群的集体行为表现出一种信息正反馈现象: 某一路径上走过的蚂蚁越多, 则后来者选择该路径的概率就越大。蚂蚁个体之间就是通过这种信息的交流达到搜索食物的目的。它充分利用了生物蚁群通过个体间简单的信息传递,搜索从蚁巢至食物间最短路径的集体寻优特征,以及该过程与旅行商问题求解之间的相似性。同时,该算法还被用于求解二次指派问题以及多维背包问题等,显示了其适用于组合优化问题求解的优越特征。

蚁群算法应用于静态组合优化问题, 其典型代表有旅行商问题( TSP) 、二次分配问题(QAP) 、车间调度问题、车辆路径问题等。在动态优化问题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通讯网络方面。这主要是由于网络优化问题的特殊性, 如分布计算, 随机动态性, 以及异步的网络状态更新等。例如将蚁群算法应用于QOS组播路由问题上, 就得到了优于模拟退火(SA)和遗传算法(GA)的效果。蚁群优化算法最初用于解决TSP问题,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陆续渗透到其他领域中,如图着色问题、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通讯网络中的路由问题以及负载平衡问题、车辆调度问题等。蚁群算法在若干领域获得成功的应用,其中最成功的是在组合优化问题中的应用。

蚁群算法作为智能计算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该算法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并且还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蚁群算法虽然存在诸多优点,但它还存在着收敛速度慢,收敛精度不高,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点,需要研究人员不断地去完善和发展该算法的理论,以提升该算法的实际性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应用领域。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991年,意大利学者Dorigo M等人提出了蚁群算法,并成功的解决了旅行商问题(TSP)。1995年,Gambardella L M和Dorigo M提出了Ant-Q算法,建立了AS和Q-learning的联系。1956年,Dorigo M等人在《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Man,and Cybernetics-Part B》上发表了“Ant system:optimization by a colony of cooperating agents”一文,全面系统的描述了蚁群算法的基本原理。1996年,Dorigo M,Maniezzo V等人又提出了蚁群系统(Ant Colony System, ACS).通过不断地改进,带精英策略的蚂蚁系统,最大-最小蚂蚁系统(Max-Min Ant System,ACS)等相继诞生。1998年10月,第一届蚁群算法国际研讨会(ANTS)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办,为蚁群算法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1999年,Dorigo M等人把先前各种蚁群算法归结到一个统一的框架之中,并给出了抽象,规范的算法描述,称之为蚁群优化算法。后来Gutjahr W J在一些学术报告和论文中对一些问题进行了假设,并因此为前提,证明了蚁群算法的收敛性,有力地推动了蚁群算法的发展和应用。《IEEE Transaction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在2002年出版了蚁群算法特刊。2004年,Dorigo M和Stutzle出版了一本关于蚁群算法的书《Ant Colony Optimization》。2015年Joao Batista Queiroz Zuliani等人把蚁群优化算法和遗传算法结合起来,并成功运用到目标拓扑优化中,达到了很好的实验效果。2016年1月,Pawan Kuman Tiwari等人把“懒蚂蚁”应用到蚁群算法中,实验结果表明“懒蚂蚁”既降低了算法复杂度,又提高了算法性能。

{title}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

2、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目标、拟采用的技术方案及措施

2.1 主要内容

2.1.1 TSP问题的简单描述

TSP问题(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即旅行商问题,又译为旅行推销员问题、货郎担问题,是数学领域中著名问题之一。假设有一个旅行商人要拜访n个城市,他必须选择所要走的路径,路径的限制是每个城市只能拜访一次,而且最后要回到原来出发的城市。路径的选择目标是要求得的路径路程为所有路径之中的最小值。

2.1.2 蚁群算法的基本原理

蚂蚁在运动过程中会通过在路上释放一种特殊的分泌物——信息素来寻找路径。当它碰到一个还没有走过的路口时就随机选择一条路径前行,同时释放出与路径长度有关的信息素。蚂蚁走的路越长,则释放的信息量越小。当后来的蚂蚁再次碰到这个路口时,选择信息量较大的路径的概率相对较大,这样便形成了一个正反馈机制。最优路径上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而其他路径上的信息量却随时间逐渐减少,最终整个蚁群会找出最优路径。

2.1.3 蚁群算法求解TSP的流程

(1)参数初始化。令时间t=0,循环次数NC=0,设置最大循环次数NCmax ,将m只蚂蚁置于n个城市上,令每条边上的(i,j)初始化信息量τij(t)=const,其中const表示常量,且初始时刻Δτij(0)=0;

(2)循环次数NC = NC 1;

(3)蚂蚁的禁忌表索引号k=1;

(4)蚂蚁数目k=k 1;

(5)蚂蚁个体根据状态转移概率公式计算的概率Pkij(t)选择城市j;

(6)修改禁忌表指针,即选择好后将蚂蚁移动到新的城市,并把该城市移动到该蚂蚁个体的禁忌表中;

(7)若集合C中的城市未遍历完,即klt;m,则跳转到第(4)步,否则继续往下一步执行;

(8)根据信息素更新机制更新每条路径上的信息量τij(t n);

(9)若满足结束条件,即循环次数NCgt;=NCmax, 则循环结束并输出程序计算结果,否则清空禁忌表并跳转到第(2)步。

注:上述步骤中要用到该算法数学模型中两个重要的机制(如下),其中将涉及到几个关键参数。

1.路径选择机制:

2-1

2.信息素更新机制:

2-2,2-3

系统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2.2 预期目标

通过研究和分析各种蚁群算法模型,掌握蚁群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步骤,并在MATLAB环境中进行仿真,分析蚁群算法中各关键参数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针对TSP问题,掌握经典算法的基本思想和解决方法,并应用性能优异的蚁群算法得出旅行商问题的最佳解。

3. 参考文献

4、参考文献

[1] Ying-Hua Huang; Carola A. Blazquez. Solving

the Feeder Vehicle Routing Problem Using Ant Colony Optimization[J]. Computers

amp; Industrial Engineering. 2018, 46(10):649 - 654

[2] Jingfa Liu; Jun Liu;. Blazquez. Applying

multi-objective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solving the unequal area

facility layout problems[J]. Applied Soft Computing Journal. 2018, (74):

167-189

[3] Shupeng Gao ; Jiaqi Zhong ; Yali Cui. A

novel pheromone initialization strategy of ACO algorithms for solving TSP[C]. 2017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tural Computation, Fuzzy Systems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ICNC-FSKD). 243 - 248

[4] 李根; 李航. 基于蚁群算法的最优路径规划及参数研究[J]. 中国科技论文. 2018,

13(16):1909-1914

[5] 马振. 改进蚁群算法及其在TSP中的应用研究[D]. 青岛理工大学. 201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