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区域生态风险评价开题报告
2021-03-18 17:07:3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是指在区域尺度上描述和评估环境污染、人为活动或自然灾害对生态系统及其组分产生不利作用的可能性和大小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为区域风险管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较大尺度区域中各生态系统所承受的风险、所涉及的风险源以及评价受体等都在区域内具有空间异质性,其生态风险评价更为复杂。从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概念可以看出,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范围是区域尺度,风险源是人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带来的所有风险,所强调的是区域内所有的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带来的风险,包括城市发展过程中引起的风险、生物技术引起的风险、外来生物引入导致的生态风险、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引起的生态风险以及自然因素导致的生态风险。而特定区域生态风险是在区域生态风险的基础上确定研究区域,仅对该区域进行生态风险评价。
经查阅资料,目前研究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将多学科交叉、应用统计学等风险分析手段与3S等先进空间分析技术相结合,建立基于区域各风险源胁迫因子与生态风险之间的经验关系,但其定量研究相对较少,而且目前国内外对特定区域的生态风险评价主要以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的生态风险居多,在确定风险源时,只考虑了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这一因素,对人为活动、自然因素的作用效果研究较少,这也恰好反应了生态风险评价的一大难点,无法对多个风险源进行定量分析,同时多个风险源存在空间异质性,又加大了研究难度。
本次研究主要依据区域生态风险分布特征,进行区域内多风险源胁迫因子与受体之间的定量定性关系分析,建立生态风险评价体系,为区域发展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研究内容:由于生态风险评价具有不确定性、空间异质性、动态变化、多源多路径多受体、多时空尺度等特性,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多源多路径多受体这一特征进行研究,针对武汉市主要的风险源洪涝、污染、城市开发活动、自然因素、社会经济等,基于遥感资料、历史记录、调查数据和统计数据,结合3s技术和生态风险评价指标、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的内容如下:
(1)对现有关于区域尺度生态风险评价的资料进行分析,阐述区域内各风险源之间、各胁迫因子、各受体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国内外区域尺度内生态风险评价的研究进展。
(2)根据数据统计资料分析,参考已有的生态风险评价框架,对武汉市内13个市辖区进行各个区域内的风险源识别分析、受体分析、暴露分析以及危害分析,阐述武汉市各个区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源以及风险因子的分布和强度,构建各个区的风险评价体系,再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个区赋予权重,形成武汉市大区域尺度的生态风险评价体系。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1.2017.04.10前,调查研究区详细情况,包括社会经济、自然条件、政府政策等,确定风险源,采集数据,包括研究区遥感影像图、土地利用类型图、降水数据、最近五年自然灾害数据等;
2.2017.04.20前,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
3.2017.04.30前,利用arcgis/spss等工具,根据前期确定的各指标体系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最终成果,即生态风险评价;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鲍玲. 武汉市城市湖泊湿地生态风险评价[d]. 华中师范大学, 2012.
【2】付在毅,许学工,林辉平,王宪礼.辽河三角洲湿地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生态学报,2001-03-25,(03):353-364
【3】毛小苓,刘阳生;国内外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3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