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1981-2010年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开题报告
2022-01-05 21:49:57
全文总字数:3085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使得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并且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越来越密集,城市大气中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使得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加剧了气候变化的速度,因此日照时数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日照时数是指太阳在一地实际照射地面的时数,在一给定时间,日照时数定义为太阳直接辐照度达到或超过120 W/m2的时间总和,以 h 为单位,表征了日照时间的长短[1]。日照时数是用气候学方法计算太阳辐射的主要参数,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是表征太阳辐射强弱和反映气候变化的主要气象要素,是衡量一个地区太阳能资源分布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通过研究发现,有许多直接或间接因子会对日照时数产生影响,如云量、大气能见度等,因此这些因子也对研究日照时数有着重要作用。日照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和人类的日常生活,并且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生产活动和动植物生长发育影响重大,因此研究日照时数变化规律和特征对人类有着重要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内进展沈瑱等[2]利用江苏省内66个气象站1960— 1999年日照时数实测资料,分析了江苏省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在1960— 1999年期间,省内年平均温度升高,日照时数却呈明显的下降趋势;20世纪80—90年代年平均日照时数较60—70年代的平均值下降;日照时数的下降主要表现在夏季和冬季,秋季和春季不明显;对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的空间分析表明,局部地区与整个省域的气候变化趋势并不完全同步,大部分地区是下降的,个别地区则是上升的。刘玉英等[3]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吉林省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961-2012年期间,吉林省年日照时数呈现出显著减少的年际变化特征,平均每10 年减少53.9 h,1985年前后吉林省日照时数由明显偏多变为明显偏少;四季日照时数均呈显著减少趋势;近52年来,吉林省大部分地方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中西部地区的东南部和东南部地区的西部为显著减少区。李玉娥等[4]利用保定市1955~2009 年的日照、云量、雾、沙尘等资料,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近 55年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四季日照时数也均呈现下降特征 ,保定市的日照时数5月份最多,12月最少。 通过各种研究表明,我国绝大多数地区日照时数近年来呈减少的趋势,且夏季的日照时数明显减少,其他季节也有显著减少。并且此类趋势在东南部较西北部更为显著。2 国外进展拉希姆扎德等[5]研究了伊朗不同地理区域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趋势。文章中采用的数据是来自1981至2007年间的37个气象台站。利用了聚类分析法来分析站点的日照变化,同时利用小区图分析年、季日照时距值,最终确定了全国四个不同的区域,并且建立了4个区域代表性时间序列,通过这些序列研究各地区的日照时数变化。另外文中还通过线性趋势法分析了日照时数的时间变化趋势以及日照时数与太阳黑子指数的统计关系。通过对所划分的四个区域日照时数的分析,发现所有地区在1990和2003年之后日照时间大幅减少,但在1981至2007年间,每年和季节尺度的日照时间仍有明显增加。总体来说,伊朗的平均日照时数相对较高,且变化趋势越来越大。2. 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文研究对象为陕西省1981-2010年日照时数及其相关因子相对湿度和降水量,采用线性趋势法对陕西省1981-2010年日照时数的年和月时间变化进行分析,利用m-k检验法对陕西省1981-2010年日照时数进行年突变检验,利用空间插值对陕西省1981-2010年日照时数四季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同时利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对陕西省1981-2010年日照时数与降水量和相对湿度的关系进行分析。
1陕西省1981-2010年月日照时数线性趋势分析
2陕西省1981-2010年年日照时数线性趋势分析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1 研究方案
将数据进行缺省处理,计算平均值,利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制成表格,利用gis软件绘制空间分布图及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图,进行结果分析,书写论文。
2 进度安排
4.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s].北京:气象出版杜,2003:81.
[2] 沈瑱,曾燕,肖卉,费松,等. 江苏省日照时数的气候特征分析. 2007,气象科学
[3] 刘玉英,韦小丽,李宇凡,等.1961-2012吉林省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 影响因素,2015. 自然资源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