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县域粮食生产格局及空间变异研究
2023-09-25 08:20:49
论文总字数:11098字
摘 要
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用地正在被商业建设用地、住宅用地等非农业用地所取代,而我国又是人口大国,粮食问题亟需解决。探讨粮食生产格局和空间变化规律是有效调整农业空间结构、确保粮食空间供需平衡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经济高速发展的江苏省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自相关统计分析等方法深入探讨了2002年以来江苏省县域单元内粮食生产格局及空间变化,得到以下结论:江苏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的比重减小;苏南五个城市的粮食总产量不断减少,苏北五个城市的粮食总产量不断增加;全省粮食生产重心一直在向西北方向移动,苏北地区成为三大粮食产区中最重要的粮食产区;耕地面积变化、国家政策调整以及农民生产积极性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江苏省粮食生产格局。关键词:GIS,空间自相关,生产格局,空间变异
Abstract: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our country is accelerating. Agricultural land is being replaced by commercial construction land, residential land and some other non-agricultural land.However, China is a populous country, the food problem needs to be solved immediately. I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adjust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agricultural and ensure the 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grain space effectively that discussing the pattern of grain production and the law of spatial change. This paper takes Jiangsu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hich h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uses GIS,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to discuss the pattern and spatial change of grain produc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since 2002.My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the proportion of grain output in Jiangsu Province has decreased; the total grain output of five cities in southern Jiangsu is decreasing and the total grain output of five cities in northern Jiangsu is increasing; the focus of grain production in province is moving northwest, and the northern part of Jiangsu becomes the most important grain production area in three major grain production area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pattern of grain produc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include cultivated land area, policy guidance, production enthusiasm and so on.
Keywords:GIS, spatial autocorrection, production pattern, spatial variability
目 录
1 引 言 4
2 研究区与数据来源 4
2.1 研究区概况 4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5
3 研究方法 5
3.1 空间自相关分析 5
3.2 重心迁移模型 6
4 结果与分析 6
4.1 主要年份各市粮食生产变化 6
4.2 江苏省粮食生产总体特征 8
4.3 县域粮食产量空间差异 10
4.4 粮食生产重心变化 12
4.5 粮食生产空间格局变化的驱动机制 13
结 论 14
参 考 文 献 15
致 谢 16
1 引 言
我国自古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粮食对国家和个人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同时也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关系到百姓安康、社会安定、国家繁荣,“谁来养活中国”一度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若仅依靠粮食进口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国家的独立,因此必须要提高国内粮食的自给率。然而,中国区域间的粮食自给率存在明显的失衡现象,突出体现在粮食生产品种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失衡[1]。当前,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城镇化地区人口聚集能力增强,人地关系矛盾的问题日益显著,确保粮食供需平衡面临巨大挑战。因此,深入探究粮食生产格局及空间变异规律,是指导粮食生产合理布局和制定相关地区粮食生产政策的关键,为提高区域粮食自给率提供保障。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深入探索了造成粮食生产格局变化的原因。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国外学者的研究倾向于粮食安全层面,而国内学者则是以省级为研究样本,分析比较了各地区人均耕地和粮食生产的差异[2-4]。已有的研究表明,我国传统的“南粮北调”格局明显地被“北粮南调”格局所取代,粮食生产重心不断从南方转移至北方,从东部转移至中部,北方和中部地区成为新的粮食生产增长中心[5]。中国粮食生产的光明前景需要这些研究的支撑,这些研究结果也对国家调整农业政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然而,有关于江苏省粮食生产格局的研究较少,考虑到空间因素的研究更少,再加上已有研究间隔时间较为久远,对江苏省现在的粮食生产问题借鉴意义不大。本文基于县域单元尺度,运用GIS、空间自相关分析、重心迁移模型等方法系统研究2002-2017年江苏省粮食生产格局及空间变异,为江苏省粮食生产提供合理化建议,也为其他区域对粮食生产的研究提供借鉴样本。
2 研究区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江苏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之一,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位于长江、淮河下游,经纬度位置为116°18′E~121°57′E,30°45′N~35°20′N,地理位置上处于山东、安徽、上海、浙江中间,东临黄海,总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江苏的地形总体上较为平坦,河流湖泊密集。处在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过渡地带,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光热充沛。充足的光、热、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地,为江苏省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全省共有13个地级市、21个县级市、20个县、55个市辖区(图1)。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109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