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对天山典型区消融期雪情变化影响分析开题报告
2020-05-06 16:44:2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除多等(2015)在这篇论文中以对青藏高原积雪为作为冰冻圈最为活跃和敏感的因子备受人们关注,分析指出了一些结论:近三十年青藏高原的积雪数减少,且这种情况近几年更加严重,大部分地区的积雪呈现减少趋势,高原平均年降雪量变化很大,但是由于西藏地区的复杂性和重要性,结论还不是特别的准确,需要后续的更多的研究,探讨导致积雪减少的因子是什么。
李海生等(2016)以祁连山不同海拔梯度下青海云杉林积雪的消融情况,通过野外实测降雪量、积雪深度、空气温度、土壤温度、郁闭度等指标,研究了积雪深度与他们的关系,并得出了以下的结论:积雪消融随土壤温度的增加而减小,积雪密度、降雪量、积雪厚度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这是探讨了土壤温度这一因子对积雪的影响。
张文博(2012)利用modis每日积雪产品数据和地面观测资料,探讨天山典型区积雪分布的差异,得出了以下的结论:在积雪时段的不同阶段存在差异,不同高度带的积雪初日和积雪终日不同,且变化有规律,并且随着坡度的增加,积雪初日增加,积雪终日减少,这探讨了高度带对积雪因子的影响。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本论文以天山典型流域为研究区,着重春季融雪期为研究时段,开展探索针对 复杂的积雪消融过程和积雪衰退特征的相关研究。
众多积雪衰退的影响因子中,以地形作为主导因素,探索在消融期内各个衰退周期内积雪变化情况,得出各衰退周期内积雪在不同海拔带、坡度、坡向条件下的变化速率等特征,掌握融雪期内各时间节点,获取不同海拔带、坡向、坡度的衰退速度曲线。
收集下载hj和landsat8级产品,对其拼接、投影转换、裁剪和格式转换等预处理; 计算提取各期雪盖信息,以不同地形带为类别,以各节点划分衰退时段,计算不同带的 雪盖衰退曲线和衰退速率曲线,针对结果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