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湿地类型及分布特征开题报告
2021-12-13 20:53:2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几十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流域经济开发的大背景下,黄河流域湿地退化也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当前,黄河流域的许多重要生态问题如土地沙化、干支流断流、环境恶化等现象都与湿地退化有关。因此,湿地保护实质上是流域生态保护的基础。湿地本身的特点决定了黄河流域湿地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反应强烈。而准确掌握流域湿地资源的数量和分布,是进行流域湿地资源评价、制定湿地合理利用、修复与保护决策的基本前提。因此,黄河流域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应予高度重视。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为湿地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因此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黄河流域湿地的分布情况,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社会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
(1)湿地定义:从生态学角度来说,湿地是介于陆地与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地带,并带有两类系统的某些特征,其地表为浅水覆盖或者其水位在地表附近变化;从资源学的角度来看,凡是具有生态价值的水域(只要其上覆水体水深不超过6米)都可视为湿地,不管它是天然的还是人工的,永久的还是暂时的;从动力地貌学的角度来讲,湿地是区别于其它地貌系统(如河流地貌系统、海湾、湖泊等水体)的具有不断起伏水位的、水流缓慢的潜水地貌系统。
(2)湿地分类:国际上影响较大的分类法包括成因分类法、特征分类法和综合分类法等;1995-2002 年我国国家林业局结合原有的研究成果,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以及《湿地公约》分类系统,将全国湿地划分为 4 大类 26种类型。
(3)湿地监测:目前最为常用的湿地监测方法是基于卫星影像的湿地监测,雷达遥感技术和热红外遥感技术也在在湿地变化监测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成为对湿地实现全天候监测的主要技术手段,构建以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为主体的空间信息集成技术系统,完成对湿地监测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研究。2. 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综合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查明并分析整个黄河流域湿地类型、分布,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黄河流域湿地数据处理、湿地分布特征、湿地类型信息提取和综合分析。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1、 实行方案:
(1)适合遥感监测和分析评价的黄河流域湿地类型费分类方法
(2)多元海量数据处理方法
4. 参考文献
[1] fernandez-prieto d, finlayson c m. earth observation and wetland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9,90(7):2119-2120.
[2] 雍国玮,石承苍,邱鹏飞.川西北高原若尔盖草地沙化及湿地萎缩动态遥感监测.山地学报,2003,21(6):758~762.
[3] 黄翀,刘高焕,张海龙,等.黄河河口湿地景观变化影响丹顶鹤生境的评价分析.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09,11(4):491~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