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城融合理念的小城镇规划建设研究开题报告
2021-03-11 00:02:4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1研究目的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进一步提升土地价值,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
在“十二五”期间,产城融合作为一个重要概念,被各地政府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提出。城市的内涵既有产业又有城市,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城市和产业是相伴而生、共同发挥的。
产城融合的思路,要求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即便再漂亮,也就是“空城”;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即便再高端,也只能“空转”。
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的竞争力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经济的竞争力,而城市功能的协调发展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对促进城市与产业的协调有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同样对城市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以上的分析,在论文撰写时,以某一具体的小镇产业新区为研究目标,基于产城融合的理念,为小镇建设规划提出具体的方向和意见。
1.2研究意义
以小镇产业新区的规划布局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产城融合理论和城市空间布局理论的深入分析,探索科学合理的城市产业新区的规划布局策略,促进产业和城市携手并进,联动发展,从而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另外,国内目前对产城融合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功能复合、配套设施完善和各功能空间的融合布局是探讨最多的内容,也是产城融合的核心特征。功能复合是打破目前产业区、生活区、生产生活服务区等空间上相互隔离的状态,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实现居住、生产、交通、服务等功能的融合;完善是根据新区的主导功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服务配套,改变新区作为空城睡城的尴尬角色;各功能空间的融合组织探讨产城融合新的空间组织模式,根据空间主导功能的不同将产业、生活、服务、生态等空间采用不同的组织方式进行组织。通过这方面的研究,可以调整产业和功能用地的分配,实现产城融合的顺利进行以及功能区平衡。
1.3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大多数开发区存在以下类似的问题:工业新区容易形成产业孤岛,与大区域发展脱节,就业人群与消费结构不相匹配,区域内部各产业之间缺乏关联性,没有形成相互联系的产业链;区域功能单一,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生活服务功能过于依赖中心城区,医疗交通等基本生活需求得不到保障;管理机制容易松散,缺乏有效的支撑体系,无法整合区域内的平台资源,阻碍了区域的发展。
目前国内外对于产城融合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对于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产城融合也有着不同的方法。总结研究成果来看,产城融合可分三个阶段:成型期、成长期和成熟区,每个时期有不同的特点,也有着不同发展要求和方向。根据不同的地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剖析其内涵,才能提出针对性建议。城市形态的建设相对容易,难的是要引人与城市发展相适应和匹配的产业作为支撑,尤其是创新和创业的产业。产城融合的发展就是将产业园区和城镇社区融为一体,推动经济发展主体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向生产、服务、消费的多元化发展,从而促进创新型产业的发展和提升城市活力。
下表总结了产城融合领域国内的一些主要研究现状和观点:
作者 | 研究课题 | 研究目的 | 研究成果 |
李文彬(2012) | 产城融合内涵解析与规划建议 | 研究产城融合的内涵以及产生的背景 | 产城融合是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只有分析不同地区的特点才能提出具体的建议,其内涵包括人本导向、功能融合和结构匹配。 |
卫宽宽(2014) | 产城融合背景下产业新区规划布局研究 | 研究我国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并探索解决办法 | 以全椒县产业新区为例,深入分析其现状、条件后,研究了新区用地的功能组织与布局规划,提出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的规划布局策略。 |
李磊(2014) | 产城融合理念下的控规编制研究 | 研究产城融合规划理念,提出关于产城融合的控规编制要点 | 提出产城融合的控规编制要围绕中心结构、用地结构、布局结构和交通结构,实现道路交通、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就业分布以及强度分区的五位一体。 |
邓波(2015) | 产城融合视角下工业园区发展规模预测与分析 | 运用耦合系统模型,研究南昌各开发区,预测龚杏产业城经济规模 | 高新技术型园区产城融合的关联度和发展度优于综合型园区。因此拟建的龚杏产业城将以高新技术型园区为发展方向,在促进产业集聚和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建设产城融合的新型园区 |
曾振(2013) | 产城融合背景下传统工业园区的转型与重构 | 研究以中低端制造加工产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园区转型与重构面临的重大压力 | 研究在分析传统工业园区发展瓶颈的基础上,以产城融合为目标导向,从功能、产业、生态和实施路径等方面为传统工业园区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并结合衡水工业园区总体规划,提出功能复合、工业共生、内生循环和平行互通等规划策略,为衡水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的途径,也为其他传统工业园区的转型提供参考。
|
景丽华(2014) | 基于产城融合的近郊型开发区发展路径探索 | 研究我国近郊型开发区,探讨其在产城融合中的作用以及发展不同步的问题 | 以兰州市和平工业园区为例,对即将融入城市建成区范围的近郊型开发区,如何实现从单一的产业功能区向综合的城市功能区的转型、如何完成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与中心城区进行联动发展进行了发展思路的引导,构建基于产城融合的转型发展的路径指引,引导开发区产业与城市功能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
刘畅(2012) | 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与实施路径 | 研究我国进入开素拓展时期城市新区面临的问题的解决办法 | 从产业区转变为产城融合的城市新区具有一定的实施路径,首先产业先行,其次为产业人员配套居住!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最后随着产业区实力提升,在城市滨水翅少受轨道交通站点等地区打造新区中心,通过分步骤有秩序的推进,实现产城融合。
|
张开华(2014) | 湖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城融合协调度评价 |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模型,对湖北省12个地级市的新型城镇化和产业园区综合发展指数和系统协调度进行了评价 | 湖北省产城融合发展水平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整体协调发展度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性,整体协调度较低。因此,应不断提升新型城镇化和产业园区的发展质量,增强城镇人口吸纳能力和产业集聚能力,实现“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经济提升-产业配套完善-人口空间重组-城镇化-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过程。从而实现产业和人口的空间集聚效应,形成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互动格局。 |
Hollis Chenery(1975) |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基本规律理论 | 对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和测度,得出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的一般规律。 | 随着实惠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工业化发展将导致产业结构的改变,进而带动城市化程度的提高。 |
Nolfi(2005) | 自组织理论 | 用自组织理论探究产城融合的发展过程 | 产城融合可看做是一个动态系统,由城市、产业和人口环境为主要要素组成,它的发展既是一个有序状态的实现过程,又是各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同时还是产业与城市环境高度开发融合的过程,产城融合发展应该具备这种自组织能力,才能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由新的突破。 |
Goodland(1987) | 增长极理论 | 由“增长极理论”而展开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产城融合的理论基础,得出新的发展思路。 | 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改变传统发展模式,由资源型经济过渡到技术性经济,由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转变为综合考虑社会、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效益上午经济发展。 |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1)研究内容和目标
立足于产城融合,通过对某一产业新区的规划布局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先是提出问题,再是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最后总结反思,依据这个思路,探索产业新区的规划布局,提出产业新区产城融合的策略,通过规划布局的合理引导,达到产城融合的发展目标。
(2)拟采用的技术方案和措施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1-4周:阅读论文和材料,了解产城融合的核心理念,研究方法,以及目前的研究现状,完成开题报告,建立基本的论文主题思想。
第5-8周:查找国内现有的产城融合案例,手机统计数据,基本资料,也可以实地调研考察,总结成果,在对所有的信息进行整合和初步分析。
第8-10周:分析现状,研究区域目前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得出区域目前产城融合的发展阶段,确定未来区域发展的方向,完成论文前半部分。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李文彬.产城融合内涵解析与规划建议 城市规划学刊,2012.
[2]刘畅.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与实施路径 城市规划学刊,2012.
[3]卫宽宽.产城融合背景下产业新区规划布局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