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分析与评价——以***居住区为例文献综述
2020-04-14 20:00:39
1.1目的及意义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于2018年12月开始实施,以“生活圈”的概念取代过去“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的分级模式,以人的步行时间作为设施分级配套的出发点,突出了居民能够在适宜的步行时间内满足相应的生活服务需求,便于引导配套设施的合理布局。同时,也便于老旧居住区改造、城市更新工作中,校核设施承载能力以及设施服务覆盖的情况,有利于逐步查漏补缺。
“十二五”以来,我国城市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转型,“以人为本”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城市发展逐渐从大尺度的宏观叙事转向小尺度的空间调整,从传统城镇化侧重数量规模增加转向注重内涵质量的提升,从将居民视为均质:整体转向关注不同社会群体的多元需求,逐渐开始关注城市生活空间的构建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对城市规划的公共性、政策性与社会性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同时,15分钟生活圈的规划设想,不仅仅指物理空间上的融合,还提倡不同人群、不同文化的融合,其中,让不同的人群居住在一起,被放在重要位置。多样的休闲活动场所,可以增加居民交流的机会,可以放松人的身心,可以让一座城市变得亲切。
本研究旨在以新《标准》中相关规定为依据,以市民需求为导向,以武汉市风华天城居住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比对目标-区域评估-公众参与的工作路径,对该社区进行综合评估,结合社区需求缺口评估与土地资源梳理,明确未来公共设施缺失情况,对完善全覆盖与均等化的社区服务,聚焦社区公共服务的设施内容与布局引导,提出指向性明确的规划措施。
1.2国外研究进展
生活圈的概念起源于亚洲国家和城市,其中最早的是日本在1965年的《第二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中提出“广域生活圈”的概念,作为合理安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地区均衡发展的规划策略,一直延续至今。
20世纪50~60年代,日本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过程中出现了资源过度集中、地区差距拉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和农村环境退化等问题,因此日本政府于1965年制定了新的综合开发计划,提出“广域生活圈”的概念,主张在全面都市化的过程中,加强中心城市治理、交通体系建设及开发项目再配置,形成城市化的日常生活圈,实现国土利用的重新规划"。1969 年日本自治省推出了广域市町村圈”计划,建设省和国土厅分别提出了“地方生活圈”与“定住圈”的概念,旨在实现整治居住环境与实现定居的构想,亦是“第三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的目标。定住圈以人的活动需求为主导,针对居民就业就学、购物、医疗、教育和娱乐等日常生活需要,规划一日生活所需遍及的区域范围为空间规划单元。通过构建日常生活圈的方法,引导、疏散都市区的人口与社会经济活动,实现城市与乡村地区的均衡发展。可见,在日本,“生活圈”是城市化过程中所提出的地理与规划概念,与国家区域、大都市及地方县市等地域的开发规划与结构调整紧密相关。
受日本影响,为缓和乡村与都市生活环境的差距,谋求地方的成长性,韩国也在《全国国土综合开发计划》中, 依据中心城市的规模将生活圈区分为大都市生活圈、地方都市圈与乡村城市生活圈,分别拟定开发策略。韩国在第三次编制《全国国土综合开发计划》与《首尔首都圈重组规划》之时,主张考虑通勒便利程度、生活圈联系及历史关联等因素,在仁川京畿地区形成10个内外自立性的城市圈。
韩国的住区规划亦受生活圈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韩国住区的生活圈以城市街道作为划分街区的依据; 20世纪80年代,韩国借鉴日本日笠端氏的”分级理论”, 将组团规划为小生活圈,将小区规划为中生活圈,将居住区规划为大生活圈。以果川新城为例,中生活圈为1个邻里中心,人口规模为1万~ 2万,小学和邻里中心的服务半径为400 ~800m。在木洞新区的规划设计中,则由3个大生活圈、10 个中生活圈和20个小生活圈组成,小生活圈的生活半径为200~300m。
欧美国家为改善低收入者居住状况,长期以来一直在推进政府为主导的公共住房计划,成功建设了许多公共住宅单元,在一程度上缓解了低收入者住房的供需矛盾,但这些公共住宅单元出现了贫穷家庭的集中,住宅高密度、设施匮乏等环境问题,对各类基础设施造成繁重需求,为克服这些问题,美国改变了过去集中建公共住房的做法,转而以不同收入阶层混合居住作为其根本的发展策略。在具体操作中主要采取两种方法:一是采取分散的方法,把将要开发的公共住宅单元划分成的小组团,分散在现有的中高收入阶层邻里中;二是将公共住宅和商品住宅结合起来开发,在同一个邻里中,公共住宅和商品住宅的比例需视当地住房市场的状况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