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风雹灾和霜冻灾害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开题报告
2021-12-29 21:57:45
全文总字数:5068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是有着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关乎着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1]。而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是世界上的“气候脆弱区”之一,冬夏季风使广大地区的水、热等条件在时空分布上既有长期的趋势变动,又有不同周期的波动变化,旱、涝、风、冻、雹、热害及低温冷害等农业气象灾害频发。其中干旱、洪涝、风雹灾害和霜冻是我国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据统计,全国每年自然灾害所导致的损失高达千亿元,其中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占60%以上[2],我国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每年农业受灾面积达5000~5500万hm2,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30%~35%,其中成灾面积2700~ 3300万hm2,占总播面积18%~ 22%;在成灾面积中有700~1000万hm2绝收,占总播面积5%左右。因此,我国农业每播种3hm2作物就有1hm2受灾,每播种5hm2就有1hm2成灾,每播种20hm2就有1hm2颗粒无收[3]。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大,是受农业气象灾害最严重的作物,气象灾害已然成为我国粮食产量波动的重要因素[4]。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大范围的气候灾害和突发性强烈天气灾害有更为频繁的可能趋势。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明显增多,极端事件的突发性、破坏性、难以预测性等特点日益突出,再加上人们不合理的自然资源开的发利用,使得中国水土资源流失,森林覆盖率迅速减小,各类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当前面临的最深远、最严峻的挑战之一。研究表明近30年全国农业受灾面积、成灾面积、成灾率都有增加趋势,气象灾害对农业影响加重[5]。中国农业迄今依然是靠天吃饭,极易受到气象灾害的影响,因而研究其时空变化是很因此研究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受灾面积的时空变化,掌握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和规律,对于气象灾害的防御,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保障农业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基于全国各种农业气象灾害的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开展以下研究:
(1)总结国内外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农业影响的研究方法和最新进展;
(2)运用趋势分析方法以及空间分析方法检测国内近几十年风雹灾与霜冻灾害影响农业的时空格局变化,总结灾情变化规律与主要特点;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实行方案:(3)运用ArcGIS分析风雹灾与霜冻灾害受灾面积的空间分布特征;(4)运用M-K非参数趋势检验法分析我国风雹灾与霜冻灾害的时间变化趋势;(4)综合分析风雹灾与霜冻灾害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研究进度:2016.9—2016.12 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撰写文献综述,进入论文初步研究阶段 2016.1—2017.2 撰写开题报告2017.3—2017.4 撰写初稿 2017.4—2017.5 根据论文指导老师的意见进行修改 2017.6 再次修改,定稿,答辩,并按规定格式打印装订并装袋 预期效果:(1)给出我国风雹灾与霜冻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2)给出风雹灾与霜冻灾害对我国农业的影响;(3)给出风雹灾与霜冻灾害时空格局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4. 参考文献
[1]赵建军,蒋远胜.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受灾面积的影响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1(3):112-118
[2]王春乙, 郑昌玲. 农业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和防御技术研究进展[j].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7, 28 (1):1-5
[3]覃志豪,,徐斌,,李茂松,,等. 我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机理与监测研究进展[j].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14 (2): 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