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障碍型冷害损失评估及预测动态模型研究开题报告
2022-01-07 22:11:05
全文总字数:1918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文以江苏北部的徐州和淮安两市为研究区域,应用水稻障碍型冷害损失评估及预测动态模型,推算了这些地区水稻在敏感期低温造成的冷害对空壳率的影响。根据多年两地气象观测数据,统计分析低温冷害情况,结合水稻生产实际情况,估算关键期敏感期长度、敏感高峰期系数,并以其为参数运行水稻障碍型冷害损失评估及预测动态模型,模拟出水稻关键期逐日温度条件下空壳率的变化。结果显示,两地区的水稻空壳率模拟结果均和实际情况相符,用此方法得出的水稻空壳率能够反映冷积温对水稻产量形成的不利影响。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低温过程对水稻空壳率的影响能够通过水稻障碍型冷害损失评估及预测动态模型模拟出来。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障碍型冷害的研究目前较多。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水稻障碍型冷害下水稻植株的生理变化、障碍型冷害时空变化、障碍型冷害监测和评估指标、障碍型冷害对产量的影响等方面。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不但明确了障碍型冷害的影响机制,还为评估障碍型冷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和精确的预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此基础上,还加强了对冷害产生的机制、冷害指标和冷害地域变化特征的分析和研究,进一步明确了低温作用机理和机制。然而,值得讨论的是,尽管这些研究已得到了深入的发展,但存在缺乏实际检验和验证的问题。比如,通过控制试验得到的水稻障碍型冷害监测和评估指标,在实际应用中的不确定性很大,其原因不仅和水稻的品种有关,同时也因为该指标适用范围有限。更重要的是在对障碍型冷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分析中,各项研究往往缺乏定量评估的能力,所得出的结果也与实际情况有着天壤之别,研究成果在区域应用上被极大地限制。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开发和建立数学模型(水稻障碍型冷害损失和动态评估模型)对提高水稻障碍型冷害的监测及预防具有重大的意义。2. 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文针对水稻障碍型冷害问题,在掌握水稻低温冷害时的生理生化反应和作用机制情况下,利用引入时积温概念体现低温过程的动态变化,分析了水稻进入生长敏感期的概率分布函数,以徐州和淮安两地80至90年代水稻气象资料和产量结构数据为例,采用马树庆等建立的水稻障碍型冷害损失评估模型,模拟出相应年份水稻障碍型冷害引起的空壳率,验证该模型和方法在苏北地区的适用性,并对该模型的进一步完善提出重要依据和意见。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实施方案包括模型基本框架的建立、xj的计算模型、对水稻低温敏感期概率分布的研究和实际研究区域冷害损失评估的验证。
进度安排包括对论文课题的理解和深入研究、利用水稻障碍型冷害评估模型拟算研究区域的水稻空壳率并与研究区域实际空壳率进行比较和探讨。
预期效果,用此模型得出的结论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验证了障碍型冷害损失评估预测模型在苏北地区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4. 参考文献
-
马树庆.吉林农业气候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6.171-177
-
骆亦其.水稻障碍型冷害机制研究现状[j].植物生理学报,1981(06):42-54
-
马树庆,王琪,沈享文等.水稻障碍型冷害损失评估及预测动态模型研究[j].气象学报,2003,61(4):212-22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