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水旱灾害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开题报告
2022-01-09 22:51:49
全文总字数:3100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是有着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关乎着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1]。而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是世界上的“气候脆弱区”之一,旱、涝、风、冻、雹、热害及低温冷害等农业气象灾害频发。其中干旱、洪涝、风雹灾 害和霜冻是我国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据统计,中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平均占 gn p的 3. 8% ,国家财政收入的 1 /6[2],多灾已成为中国国情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明显增多,极端事件的突发性、破坏性、难以预测性等特点日益突出,再加上人们不合理的自然资源开的发利用,使得中国水土资源流失,森林覆盖率迅速减小,各类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当前面临的最深远、最严峻的挑战之一。研究表明近30年全国农业受灾面积、成灾面积、成灾率都有增加趋势,气象灾害对农业影响加重[3]。在各种灾害造成的损失中,农业和农村灾害又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农业仍然是遭受自然灾害影响最大的产业;农业和农村灾害的严峻性 ,已经严重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对灾害时空分布变化问题的研究 ,对于提高全民减灾防灾意识,增加农业、水利和生态环境建设投资 ,促进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国农业受灾较重 ,年度变化大 ,以水旱为主。中国农业自然灾害种类多 ,发生频率高 ,分布地域广。既有气象灾害 ,也有生物灾害、地质灾 害以及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等环境灾害 , 其中气象灾害中的水灾、旱灾对我国农业影响最大。[4]据有关统计 , 1951~1988年年平均受灾比较严重的气象灾害达到 24.5次;全国各省 份都不同程度地遭受各种灾害的侵扰; 1978~1998年 ,中国农业平均年受灾面积达到 4 529. 5万公顷 ,成灾面积达到 2 248.9万公顷 , 其中旱灾、水灾受灾面积分别占农业受灾总面积的 52. 5%、30. 5% ,成灾面积分别占农业成灾总面积的50. 0%、31.3% ;从受灾情况的时间序列看,农业年度受灾程度变化很大,受灾 面积绝对数最低为818. 9万公顷,最高达到6546万公顷。受灾率最低为 5. 8% ,最高达到 43. 5% ;成灾面积绝对数低至 330万公顷 ,高达3138万公顷。成灾率最低为 2.3% ,最高为 21. 2% [5]。
根据傅泽强[6]等人的研究表明,我国在1970年-1999年间,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总体上呈增长态势。该时段可划分为两个明显的阶段 :80年代中期以前 ,总灾、水灾及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危害较轻 ;80年代中期之后 ,呈现出影响范围广、损失增大的趋势 ,重灾年份明显增加。旱灾和水灾是威胁我国农业生产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 ,尤以旱灾为甚。而在灾害的空间分布上,我国独特的阶梯状地形地貌也加剧我国空间上降水的不均匀,导致了西北多干旱、南方多雨涝的格局,进而会影响我国次一级的灾害发 生.全球变暖和周边海气振荡周期变化导致的气候异常加剧我国降水量分布的时空差异,是引发各级水旱灾害的 主要胁迫因子。[7]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基于全国各种农业气象灾害的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开展以下研究:
(1)总结国内外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农业影响的研究方法和最新进展;
(2)运用趋势分析方法以及空间分析方法检测国内近几十年水旱灾害的时空分布格局变化,总结灾情规律及特点。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实施方案:
(1)运用arcgis分析水旱灾害受灾面积的空间分布特征;
(2)运用m-k非参数趋势检验法分析我国水旱灾害的时间变化趋势;
4. 参考文献
[1]赵建军,蒋远胜.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受灾面积的影响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1 (3):112-118
[2]祝美群,杨敏丽.中国农业受灾基本特征及减灾对策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1):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