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费的脱钩关系——中美日韩比较研究开题报告
2022-01-04 20:44:28
全文总字数:2137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社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然而工业革命之后资源采集量和消费量快速增长,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了一定负担,所以为了帮助制定更加优化的可持续资源利用政策,本文将探究经济发展与物质流之间的耦合关系。
由于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现状有所差别,其面临的环境问题也不同,所以本文选取了亚太地区四个典型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来分析比较它们的物质流特征,并归纳总结其中发达国家的物质流趋势和社会经济驱动因子,为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资源管理政策提供建议。
国内外研究现状
物质流分析(mfa)是辅助研究经济与环境效率的成熟方法,mfa研究可以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宏观尺度、中观尺度和微观尺度。2. 研究的基本内容
另外介绍研究所用到的基于mfa结果的分解分析模型——ipat模型。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实施方案:
从欧盟统计局(eurostat)、可持续欧洲研究所(sustainable europe research institute)等数据库中采集所需数据并整理,将基础资源分为生物质资源、化石燃料、建材用矿物以及金属和工业用矿物四个类型,分析比较四个国家物质流的特征和趋势。另外,构建ipat模型,研究对比推动四个国家资源消费的主要驱动力。根据结果分析讨论,并给出优化可持续资源管理的建议。
研究进度:
4. 参考文献
[2]刘扬,陈劭锋. 基于ipat方程的典型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研究[j]. 生态经济, 2009, (11): 28–30.
[3]黄和平,毕军,张炳等. 物质流分析研究述评. 生态学报,2007,27(1) : 368-379.